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R专利>正文

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31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58
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外壳,通过所述外壳接收供养管的第一孔径;其中所述气道管理装置的弯曲强度由所述外壳提供。置的弯曲强度由所述外壳提供。置的弯曲强度由所述外壳提供。

An airway managemen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和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为PCT/SG2015/000035,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02月0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和制造方法”的PCT申请于2016年10月0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580018842.2的中国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喉部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病人插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现有多个用于帮助麻醉患者自主呼吸的装置;通常有气管内导管(ETT),特别最近还有喉罩导气管(LMA)。在生理学和解剖学中,大多数这些装置用一个或多个膨胀式袖带(inflatable cuff)来产生解剖封闭,结果出现与这种使用方式有关的伴随疾病。随后LMA的细化导致需要展开和引入带有胃引流管(GD)的声门上气道装置(SAD)。所记述的优势有:易于插入、血流动力稳定、降低发病率、提高呼吸力和减少肺刺穿的发生率。可选的展开方式使用预先成型和非膨胀型袖带。带GD的SAD的缺点主要涉及变成球根状的远端的配置,该球根状的远端是由于胃管经过膨胀式袖带及其所采用的相关结构而产生;当膨胀式袖带在展开之前立刻缩紧,远端呈现扁平;并且在SAD展开和膨胀到原位后阻止引流管闭塞。
[0004]用以制造各种SAD装置的粘弹性材料的特点对所述装置传递上述优点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加剧所述缺点。SAD装置和现有的LMA装置采用相同的材料。半硬质聚氯乙烯、乙烯弹性体和液体硅胶橡胶的相结合主要用来形成一个带有更加柔软的膨胀式袖带的更刚硬的气道,而热塑性弹性体(TPE)则用于非膨胀式袖带的变形展现。在制造时,采用PVC和LSR的装置需要用胶黏剂和溶剂来连接不同部件。采用TPE的SAD装置不需要胶黏剂,因为他们实质上是一件覆盖TPE材料的更刚硬的气道导管,且不需要用膨胀式袖带来形成要求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和通过该壳体接收供养管的第一孔径;其中所述气道管理装置的弯折强度由所述壳体提供。
[0006]应理解到,第一孔径会包括一适当的内径,以气管内管的形式适应供氧管;
[000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其具有用于接收供氧管的近端和用于插入病人气管的远端;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和设置为接收胃引流管的一通道;环状模具有相对立的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被模制成所述主体的相应部分,且所述第二边缘被模制成所述主体的相应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呈间隔关系,所述模形成膨胀式袖带。
[0008]因此,壳体作为外骨架,在插入过程中用来保护供氧管和任何其他放置其内的装
置。此外,通过提供足够尺寸的第一孔径来接收供氧管,所述主体还包括一惯性矩截面形状用来提供高度刚性。所述矩截面和材料的选择可能因此允许所述气道管理装置所需的抗弯刚度有选择空间。在当前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可简单称为气道导管。
[0009]所述第一孔径可以是具有两裂片的非对称形状,其具有两个部分,设置为在其中一个裂片中或者在第一通道中接收和定位供氧管,以及在其他孔或第二通道中接收和定位内视镜。尤其是,通过塑造所述第一孔径,所述裂片上的供氧管和内视镜可以只限于特定裂片并且与其他裂片区分开,尽管其被定位于开放的第一孔内。
[0010]所述主体可包括用于包含胃引流管的第二孔径。在具有如上文提到的第一和第二通道的情况下,第二孔径可被当作第三通道。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可以采用无需黏合剂的方法来制造。更准确的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更硬的聚丙烯基体运用更柔软的自粘性能和更灵活TPE。就粘弹性而言,聚烯烃材料,例如聚丙烯,可被用于更刚硬的气管,且TPE混合物(使用相同的聚丙烯作为基础材料)可被用作能提供优越的弹性响应和减少滞后的膨胀式袖带。这样做可以引进大量的并且性能理想的带GD的SAD装置。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GD的SAD除了如前所述的能够维持气管,还可以用入胃通道提供盲探插管,并且通过内视镜能够现场视觉评估。现有技术所描述的LMA和SAD并不能提供这样的多样化功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可能性应用可以包括当病人被转移到重症监护设施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移除所述LMA并用气管插管代替。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可包括所述装置本身,凭借所述导气管的结构,能够快速高效的以最小创伤且损失供养的情况下引导所述ET导管到适当位置,即使插管是保护病人健康的必然要求。可通过内视镜确定ET管的位置。当所述ET导管保持原位的时候,可以移除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参照描述本专利技术可行配置的附图,将会方便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配置也是可能的,因此附图的特殊性不应当被理解为取代当前对本专利技术描述的一般性。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主体的轴测视图。
[0017]图2是用于图1所述主体的插入件的轴测视图;
[0018]图3是图1所述主体的轴测视图;
[0019]图4是图2所述插入件的轴测视图;
[002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供氧适配器的轴测视图;
[0021]图6是图7所述主体的横剖面视图;
[0022]图6a是图7所述主体的细节横剖面视图;
[0023]图7是图1所述主体的轴测视图;
[0024]图8是图1所述主体的轴测视图;
[0025]图9是图1所述主体的正视图;
[0026]图10是图1所述主体的平视图;
[0027]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主体的前视图;
[0028]图12是图11所述主体的后视图;
[0029]图13是图12所述主体的细节横剖面视图;
[0030]图14是图13所述主体的细节横剖面视图;
[0031]图15是图12所述主体的轴测和横剖面视图;
[0032]图16是图12所述主体的轴测视图;
[0033]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接收管的轴测视图;
[0034]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主体的后视图;
[0035]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主体的后视图;
[0036]图20是图18所述主体的侧正视图;
[0037]图21是图19所述主体的侧正视图;
[0038]图22是图18所述主体的后正视图;
[0039]图23是图19所述主体的后正视图;
[0040]图2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实施例的气道管理装置主体的轴测视图;
[0041]图25是图24所述主体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管理装置,包括:主体,该主体(6)具有一近端(1)用于接收供氧管和并且该主体具有一远端(2)用于引导所述供氧管插入病人的气管;所述主体包括靠近所述近端的线性部分和靠近所述远端的弧形部分;所述主体包括外部壳体且具有穿过所述外部壳体用以接收供氧管的第一孔径;其中所述气道管理装置的弯折强度由所述外部壳体提供;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具有相对立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呈椭圆形截面的超环状膜(25),所述第一边缘(26)被模制为与所述主体(6)相应的第一部分,且所述第二边缘(27)被模制为与所述主体(6)相应的第二部分(35),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间隔关系,所述超环状膜形成膨胀式袖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孔径的横截面包括第一通道(3),该第一通道被成形用来为至少所述主体的线性部分在第一孔径的一部分处定位供氧管,从而在第一孔径余下的横截面中维持第二通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道(4)设置成用以接收内窥镜,所述第二通道被成形用来为至少所述主体线性部分定位内窥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主体(6)包括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24)设置为接收胃引流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所述主体包括沿着所述主体(6)体长定位的中间条(19),所述第三通道由所述主体(6)的细长凹槽和所述中间条限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中间条(19)被成形(11,11a)为与所述主体(6)的外表面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道管理装置,进一步包括胃引流管(12)和可移除的适配器(41),所述胃引流管具有凸起的阶部(14),并且所述适配器在外层表面处具有相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R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