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18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包括:接口单元、驱动单元、开关单元以及优化单元;接口单元用于接收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接口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执行开关操作;优化单元与开关单元并联设置,用于在开关单元关断瞬间吸收尖峰电流,并在开关单元工作的下一周期进行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该优化单元,可以使在谐振时避免大电流流过开关单元消耗能量,提高电源的效率,同时,在开关单元关断时吸收尖峰电流,有效改善EMI问题,提高了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半桥拓扑开关电源以其高转换效率、小体积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在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的大环境执行LED的行业标准越来越高,其中,对能源利用率和EMC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对于中大功率隔离电源,为了获得高效率,小体积,常采用半桥谐振变换的拓扑线路。然而,现有的半桥谐振变换的拓扑线路中,除了定制参数半桥谐振电路会工作在谐振点,其他参数的带载电压电流会导致半桥谐振电路工作在非谐振点,进而导致大量的EMI问题,电源的效率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包括:接口单元、驱动单元、开关单元以及优化单元;
[0006]所述接口单元用于接收驱动信号;
[0007]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开关单元;
[0008]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执行开关操作;
[0009]所述优化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并联设置,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关断瞬间吸收尖峰电流,并在所述开关单元工作的下一周期进行释放。
[0010]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的谐振单元;
[0011]所述谐振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开关单元的开关操作执行谐振并进行能量转换。
[0012]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接口单元包括: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所述驱动信号包括: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
[0013]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
[0014]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0015]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泄放模块和第二泄放模块;
[0016]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单元连接。
[0017]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泄放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泄放模块包括:第三电阻;
[0018]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19]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0020]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单元。
[0021]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三泄放模块和第四泄放模块;
[0022]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并联设置,所述第四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单元连接。
[0023]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三泄放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泄放模块包括:第六电阻;
[0024]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块,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0025]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
[0026]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27]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优化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0028]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谐振单元;
[0029]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
[0030]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并连接至所述谐振单元,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地;
[0031]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
[0032]在本技术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中,所述谐振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谐振变压器;
[0033]所述谐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谐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谐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后级电路。
[003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LED电源,包括:以上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
[0035]实施本技术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和LED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接口单元、驱动单元、开关单元以及优化单元;接口单元用于接收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
接口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驱动信号驱动开关单元;开关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执行开关操作;优化单元与开关单元并联设置,用于在开关单元关断瞬间吸收尖峰电流,并在开关单元工作的下一周期进行释放。本技术通过设置该优化单元,可以使在谐振时避免大电流流过开关单元消耗能量,提高电源的效率,同时,在开关单元关断时吸收尖峰电流,有效改善EMI问题,提高了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0]参考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一可选实施列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单元、驱动单元、开关单元以及优化单元;所述接口单元用于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执行开关操作;所述优化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并联设置,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关断瞬间吸收尖峰电流,并在所述开关单元工作的下一周期进行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的谐振单元;所述谐振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开关单元的开关操作执行谐振并进行能量转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单元包括: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所述驱动信号包括: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一泄放模块和第二泄放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泄放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单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泄放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泄放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开关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半桥谐振效率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模块、第三泄放模块和第四泄放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友陈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崧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