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09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多个工况下每个工况对应的电池容量和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根据多个电池容量和所述多个工况权重得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利用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得到所述电池的目标电池健康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多次工况修正容量记录,并为不同的工况分配相应的权重,通过结合多种工况共同计算,从而兼顾算法精度与修正频率。从而兼顾算法精度与修正频率。从而兼顾算法精度与修正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计算锂电池的SOH(电池剩余寿命)是BMS(电池管理系统)普遍具备的功能,目前行业的主流做法是根据吞吐量进行查表并结合电芯离线测试数据,得到电池的SOH值。部分企业使用了在线修正SOH的方法,通过在一定工况下两次进行电池的OCV(开路电压)修正,并统计两次修正间的吞吐量变化,从而使用ΔQ/ΔSOC得到电池容量,进而通过该容量与电池标称容量的比值,得到电池的计算SOH值。部分企业将两种方法结合,在触发在线修正时,以在线修正的SOH作为计算基准,在其他情况下以当前SOH为基础,根据吞吐量进行SOH接续计算。
[0003]但是,基于吞吐量进行计算SOH的方法中,SOH计算是基于离线数据,由于电芯的本征特性和运行环境存在一定差异,该方法计算的SOH误差会随电池老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无法很好地反应电池真实老化状态。并且该方法无法保证对异常电芯的识别,例如电芯容量发生跳水时,该方法无法进行识别,此时SOH计算误差会急剧上升。
[0004]基于容量进行计算SOH的方法中,工况触发周期严重依赖工况,如果未触发特征工况,则SOH无法得到更新。工况选择困难,为提高算法精度,工况选择中应使两次OCV(开路电压)修正SOC之间的吞吐量尽可能多,但从工况触发概率的角度,又需要两次修正间吞吐量较少,也就是说,工况无法准确选择,如果选择的工况要求过高,触发频次就过低,不方便计算,可能有些驾驶人员驾驶习惯良好,甚至基本不会触发,如果选择的工况要求过低,触发频次就过高,此时对SOH的计算精度就明显下降,本方法很难做出平衡,如果提高触发频率,则SOH精度明显下降,如果提高计算精度,则部分用户的工况长期无法满足修正条件,造成SOH算法失效。
[0005]基于离线计算和在线修正结合的计算方法中,工况选择仍存在困难,如果长时间无法触发修正,则算法退化回离线算法,电池容量的计算精度无法保证;如果频繁触发修正,则算法精度无法保证,造成SOH误差较大且会出现频繁跳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准确预测电池的老化程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多个工况下每个工况对应的电池容量和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根据多个电池容量和所述多个工况权重得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利用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得到所述电池的目标电池健康状态。
[0009]可选地,所述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池为三元锂电池时,所述多个工况包括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后充电至充满工况、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后进行充电,充电后又触发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工况和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当所述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时,所述多个工况包括单驾驶循环充电工况和跨驾驶循环充电工况。
[0010]可选地,所述开路电压修正后充电至充满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始SOC小于第一阈值、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始SOC与本循环初始修正SOC之差小于第二阈值、充满时本循环总放电量与总容量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电池充满且满足SOC满电修正条件;和/或,所述开路电压修正后进行充电,充电后又触发开路电压修正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始SOC小于第一阈值、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始SOC与本循环初始修正SOC之差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本循环总放电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电池充电后休眠时间大于第四阈值、电池充电后休眠时间小于第五阈值、下次上电时修正后SOC与充电枪连接时SOC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和/或,所述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态和末态均满足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态到末态总充电量小于第七阈值、初态SOC大于第八阈值、初态上电时修正SOC与末态上电时修正SOC的差值大于第九阈值、初态与末态时间间隔小于第十阈值。
[0011]可选地,所述单驾驶循环充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本次休眠时间满足SOC修正条件、本驾驶循环电芯最低温度始终大于第十一阈值、本循环单体SOC差小于第十二阈值、本驾驶循环放电电量与电池标称容量比值小于第十三阈值、本驾驶循环充电至充满、EEPROM无故障、初始SOC小于第十四阈值;和/或,所述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充电满足满充条件且充满时温度大于第十五阈值、放电后经过SOC小于第十六阈值、末态上电修正时最大SOC与最小SOC的差值小于第十七阈值、放电过程回充容量与总容量的比值小于第十八阈值、充满到末态时间间隔小于第十九阈值、EEPROM无故障。
[0012]可选地,在获取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之前,还包括:针对任一工况,获取该工况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确定该工况的类型权重;获取该工况中的电池容量变化,根据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确定该工况的电池容量变化权重;获取该工况中的容量计算触发到当前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该工况的时间间隔权重;判断该工况的电池容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容量或大于预设的第二容量,得到电池容量权重;将所述类型权重、所述电池容量变化权重、所述时间间隔权重和所述电池容量权重相乘得到该工况的工况权重;遍历所述多个工况中的每个工况,得到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
[0013]可选地,根据多个电池容量和所述多个工况权重得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包括:针对任一工况,利用该工况的电池容量和该工况的工况权重,得到该工况的子电池容量,遍历所述多个工况中的每个工况得到每个工况的子电池容量;将所述预设次数工况的子电池容量相加得到所述电池的总在线电池容量;将所述预设次数的工况权重相加得到所述电池的在线权重和;利用所述总在线电池容量和所述在线权重和得到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
[0014]可选地,利用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得到所述电池的目标电池健康状态包括:获取离线电池健康状态;计算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与所述离线电池健康状态的差异,得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根据所述目标差异电池健康状态和所述离线电池健康状态,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健康状态。
[0015]可选地,在得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之后还包括:获取历史差异电池健康状态;根据所述历史差异电池健康状态对所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进行修正。
[0016]可选地,根据所述历史差异电池健康状态对所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进行修正包括:根据所述在线权重和和所述预设次数,确定平均权重;根据所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所述平均权重和所述历史差异电池健康状态,确定所述目标差异电池健康状态。
[0017]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所述平均权重和所述历史差异电池健康状态,确定所述目标差异电池健康状态,包括:将所述平均权重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最小值;将所述第一阈值与平均权重做差得到差值,将所述差值与预设的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最大值;根据所述当前差异电池健康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池多个工况下每个工况对应的电池容量和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根据多个电池容量和所述多个工况权重得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利用所述在线电池健康状态得到所述电池的目标电池健康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电池为三元锂电池时,所述多个工况包括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后充电至充满工况、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后进行充电,充电后又触发所述电池的开路电压修正工况和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当所述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时,所述多个工况包括单驾驶循环充电工况和跨驾驶循环充电工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为三元锂电池时,所述开路电压修正后充电至充满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始SOC小于第一阈值、满足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始SOC与本循环初始修正SOC之差小于第二阈值、充满时本循环总放电量与总容量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电池充满且满足SOC满电修正条件;和/或,所述开路电压修正后进行充电,充电后又触发开路电压修正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始SOC小于第一阈值、满足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始SOC与本循环初始修正SOC之差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本循环总放电量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电池充电后休眠时间大于第四阈值、电池充电后休眠时间小于第五阈值、下次上电时修正后SOC与充电枪连接时SOC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和/或,所述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初态和末态均满足开路电压修正条件、初态到末态总充电量小于第七阈值、初态SOC大于第八阈值、初态上电时修正SOC与末态上电时修正SOC的差值大于第九阈值、初态与末态时间间隔小于第十阈值;当所述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时,所述单驾驶循环充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本次休眠时间满足SOC修正条件、本驾驶循环电芯最低温度始终大于第十一阈值、本循环单体SOC差小于第十二阈值、本驾驶循环放电电量与电池标称容量比值小于第十三阈值、本驾驶循环充电至充满、EEPROM无故障、初始SOC小于第十四阈值;和/或,所述跨驾驶循环放电工况的辨识条件包括:充电满足满充条件且充满时温度大于第十五阈值、放电后的SOC与初始状态的SOC的差值小于第十六阈值、末态上电修正时最大SOC与最小SOC的差值小于第十七阈值、放电过程回充容量与总容量的比值小于第十八阈值、充满到末态时间间隔小于第十九阈值、EEPROM无故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每个工况对应的工况权重之前,还包括:针对任一工况,获取该工况的类型,根据所述类型确定该工况的类型权重;获取该工况中的电池容量变化,根据所述电池容量变化确定该工况的电池容量变化权重;获取该工况中的容量计算触发到当前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该工况的时间间隔权重;
判断该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睿张建彪杨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