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08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机构,且第二升降机构分别包括顶盖、通口、内螺纹管、安装槽、丝杆合格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槽固接于罐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伺服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配合,可在装置内外形成功能全面的升降体系,从而利用装置外部的升降调节将顶盖和通口构成的密封体系分离,促使罐体上方打开,便于将需要发酵的酸料投入,并在复位后维持装置内部的密封功效,而利用装置内部的升降调节,可带动安装座和抽气系统位置下降,进而通过两组抽气管对浸泡的酸料进行压合,避免豆角条和竹笋部分凸起未能全面浸入水内。部分凸起未能全面浸入水内。部分凸起未能全面浸入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工程
,具体为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螺蛳粉是广西柳州市最出名也最受大众喜爱的特色米粉小吃,其鲜、香酸、辣、爽、烫的特点迅速吸引到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其中酸豆角、萝卜、竹笋和酸菜皆是螺蛳粉的传统配菜,该酸料皆在低浓度食盐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形成的蔬菜发酵制品。
[0003]当需要对螺蛳粉酸料进行发酵时,为了防止酸料发生褐变,一般在密封环境下进行,然而在酸料置入罐内浸入配料水时,发酵途中料水表面容易产生酸料挥发的浮沫,该形成的浮沫在密封环境下难以清理,并且在浸泡过程中豆角条或竹笋可能未完全浸入水液内,从而导致酸豆角局部发生褐变现象,降低酸料发酵成效,此外,在酸料发酵工作结束后,一般需要将发酵气体排出,但现有的气体排出较为散漫,导致气体无法统一排放,增加净气工作的局限性,降低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机构,且第二升降机构分别包括顶盖、通口、内螺纹管、安装槽、丝杆合格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槽固接于罐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并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设有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侧设有卡合适配的顶盖,且顶盖与内螺纹管固接;
[0006]所述顶盖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升降机构,且第一升降机构分别包括导柱、套筒、套管、升降气缸和安装座,所述升降气缸位于顶盖顶部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设有安装座,所述罐体内部底部的两侧安装有导柱,两组所述导柱的外侧套设有相互适配的套筒,且套筒与顶盖固接,两组所述套筒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套管,所述安装座的两侧与套管固接,所述罐体内部两侧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罐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罐体一侧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槽一端的底部设有计时器,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一侧设有酸度检测仪。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一侧设有抽气系统,且抽气系统分别包括排气管、伸缩软管、抽气泵、旋转接头、导气管、抽气管、齿轮组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安装座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底部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底部设有与抽气泵相互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底部的两侧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泵的顶部连通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导气管的外侧设有啮合适配的齿轮组。
[0008]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分别由排料阀和螺旋送料机组合而成,且排料阀与罐体的底部相连通,而螺旋送料机与排料阀相互连通,所述罐体由钢化玻璃材质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罐体内侧的顶部设有供水装置,且供水装置由环形槽和多组喷水孔组合而成,且环形槽顶部的一侧设有延伸出罐体外部的供水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护筒,且护筒位于伸缩软管的外侧,所述顶盖的底部呈梯形卡板结构制成,所述通口呈梯形凹口结构与梯形卡板密封卡合。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套筒相互靠近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环形过滤网,且环形过滤网的内径小于供水装置的内径。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穿过顶盖的内部并与安装座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与抽气泵相互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分别由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合而成,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导气管的外侧设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
[0014]优选的,两组所述抽气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抽气孔,两组所述抽气管呈搅拌杆结构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与旋转接头套设连接,所述抽气泵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导气管内部的抽气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配合,可在装置内外形成功能全面的升降体系,从而利用装置外部的升降调节将顶盖和通口构成的密封体系分离,促使罐体上方打开,便于将需要发酵的酸料投入,并在复位后维持装置内部的密封功效,而利用装置内部的升降调节,可带动安装座和抽气系统位置下降,进而通过两组抽气管对浸泡的酸料进行压合,避免豆角条和竹笋部分凸起未能全面浸入水内,同时可在抽气管的旋转搅拌下,辅助酸料和料液发酵的混合工作,增加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抑制发酵期间的酸料发生局部褐变现象。
[0018]2、本专利技术利用抽气系统的结构配合,可让两组抽气管与发酵期间的酸料及料液表面离心转动,进而配合抽气泵的启动,从而主动将料液表面产生的浮沫吸收,促使该结构在密封发酵的罐体内快速均匀进行除沫工作,而吸取的浮沫随着部分气体一同排引外界收集,这样不仅保证了酸料发酵工作的质量,同时在最小化抑制内部气体泄漏的同时进行浮沫打捞,且避免外界气体进入罐内发生氧化,增加酸料发酵时的主动式除杂功效。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抽气系统的结构配合,可在酸料发酵时或发酵后进行主动排气工作,并利用两组抽气管的离心转动和伸缩软管和排气管的集中式排气,从而均匀高效的将罐体内部气体抽出统一在指定位置排放,便于将发酵气体直接导入净化装置进行净气工作,促使该结构可以多用,并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调节下,进一步提高该结构除沫工作和排气工作的全面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柱立体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气管立体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供水装置立体图。
[0027]图中:1、罐体;2、排料装置;3、控制面板;4、第一升降机构;41、导柱;42、套筒;43、套管;44、升降气缸;45、安装座;5、抽气系统;51、排气管;52、伸缩软管;53、抽气泵;54、旋转接头;55、导气管;56、抽气管;57、齿轮组;58、驱动电机;6、第二升降机构;61、顶盖;62、通口;63、内螺纹管;64、安装槽;65、丝杆;66、伺服电机;7、加热装置;8、供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升降机构(6),且第二升降机构(6)分别包括顶盖(61)、通口(62)、内螺纹管(63)、安装槽(64)、丝杆(65)合格伺服电机(66),所述安装槽(64)固接于罐体(1)的一侧,所述安装槽(64)的底部设有伺服电机(66),所述伺服电机(66)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槽(64)的内部并设有丝杆(65),所述丝杆(65)的外侧设有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管(63),所述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口(62),所述通口(62)的内侧设有卡合适配的顶盖(61),且顶盖(61)与内螺纹管(63)固接;所述顶盖(61)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升降机构(4),且第一升降机构(4)分别包括导柱(41)、套筒(42)、套管(43)、升降气缸(44)和安装座(45),所述升降气缸(44)位于顶盖(61)顶部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44)的输出端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并设有安装座(45),所述罐体(1)内部底部的两侧安装有导柱(41),两组所述导柱(41)的外侧套设有相互适配的套筒(42),且套筒(42)与顶盖(61)固接,两组所述套筒(42)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套管(43),所述安装座(45)的两侧与套管(43)固接,所述罐体(1)内部两侧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7),所述罐体(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面板(3),所述罐体(1)一侧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槽(64)一端的底部设有计时器,所述安装座(45)顶部的一侧设有酸度检测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蛳粉酸料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5)顶部的一侧设有抽气系统(5),且抽气系统(5)分别包括排气管(51)、伸缩软管(52)、抽气泵(53)、旋转接头(54)、导气管(55)、抽气管(56)、齿轮组(57)和驱动电机(58),所述驱动电机(58)位于安装座(45)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座(45)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抽气泵(53),所述抽气泵(53)的底部设有旋转接头(54),所述旋转接头(54)的底部设有与抽气泵(53)相互连通的导气管(55),所述导气管(55)底部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华威吕敏张文敏王园园江林源冯鹏霏潘传燕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