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高压气体流体对流换热热工水力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试验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必需要求,通过试验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试验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流体流动对流换热机理研究
,传统的低温常压流体对流换热试验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气体工质流速更快,流动压降更高,实际技术需求涉及的温升范围也更高,因此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体对流换热试验设备成为新的设计目标,由此对试验回路的气密安全性和加热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现有的试验设备通常只针对单一用途进行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更换试验目标时需要大幅重新拆装,不具备试验普适性,需要一个更先进的多功能安全性高的试验测试装置以满足现有的高温高压气体对流换热严苛试验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及工作方法,克服包括但不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实验装置是基于改变试验段导热能力、对流换热能力、流量及特征尺寸的方式以改善并联多通道间的热量
‑
流量的分配比例,进而在同一试验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多功能的非等温流体加热实验;所述加热实验装置包括位于整个实验装置最前端的前密封进气室(1),对从进气回路引入的试验工质气体进行缓冲和整流,使其在良好的气密性条件下平稳地进入试验件中;前密封进气室后的主流动管路(2)一端紧密夹持或焊接入前密封进气室(1)内,对主流试验工质起引导作用;经主流动管路引导的气体进入通过法兰连接在主流动管路另一端的并联分流件(3)中;并联分流件(3)与并联支路(4)通过法兰连接,管径分别对应,引导气体流入次流动管路中,并联支路次流动管路的管径相同或不同;各并联支路试验段外壁分别与试验段加热件内壁紧贴,试验段加热件包括支路件块和分隔支路件块的中间件块,试验段加热件由线圈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8)进行加热,线圈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8)的加热量通过电磁线圈中的电流、线圈匝数、线圈密度进行控制,通过改变试验段加热件各件块的导热性、绝缘性实现对各并联支路热量的不同分配;各并联支路中的流体流经加热段后经过带有流量控制阀门的支路流量计,实现对不同并联支路流量、压降的分别控制;并联支路中的气体工质经并联合流件(11)汇集,并联合流件(11)与并联支路末端通过法兰连接,管径分别对应;汇集后的流体经带有流量控制阀门的主回路流量计(12),用以对各路流量进行控制、校准和试验准确性确认;气体工质最后流入后密封出气室(13),后密封出气室(13)对试验回路中流出的气体进行缓冲和整流,使其平稳的流出实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试验段加热件各支路件块管径相同,中间件块(6)为不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各支路件块为大小相同的同种金属材料,且支路流量计及主回路流量计(12)全开,线圈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8)的线圈缠绕均匀时,该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功能表现为具有近余弦功率密度分布的流体加热实验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并联多通道流体加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试验段加热件各支路件块管径相同,中间件块(6)为不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各支路件块为大小相同的同种金属材料,且支路流量计及主回路流量计(12)全开,改变线圈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8)的线圈分段数、线圈缠绕的匝数均匀程度、线圈密度及各段线圈的通电电流大小,该流体加热实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静,段子勉,苏光辉,巫英伟,王明军,李彬乾,田文喜,秋穗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