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9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包括第一连接皱面,第一连接皱面下表面设置有强韧层,强韧层远离第一连接皱面的一侧设置有转位层,转位层远离强韧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皱面,强韧层由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组成,转位层由第一扭转线与第二扭转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皱面和第二连接皱面,其中第一连接皱面与第二连接皱面都是绵绸材质,绵绸材质容易褶皱且垂感很好,内外双层绵绸具备更好的做皱基础,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皱效果;通过设置强韧层和转位层,其中强韧层由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经纬编织而成,并且转位层经过亚麻的编织具备更强韧的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强度与韧性。度与韧性。度与韧性。

A fabric with wrinkl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

技术介绍

[0002]布料从织造方式上可以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二大类。从加工工艺上可以分为: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织布、混合工艺布等等。还可以原材料来划分:棉布、化纤布、麻布、毛纺布、丝绸、及混纺织物等。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普通的布料通常光滑容易定型,所以特定的褶皱衣物在制作时需要不同的布料进行加工制作;
[0005]2、现有的布料在做褶皱时容易因为布料容易褶皱产生损伤,影响布料的使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在特定的褶皱衣物在制作时较难,因为布料容易褶皱产生损伤,影响布料的使用强度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包括第一连接皱面,所述第一连接皱面下表面设置有强韧层,所述强韧层远离第一连接皱面的一侧设置有转位层,所述转位层远离强韧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皱面,所述强韧层由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组成,所述转位层由第一扭转线与第二扭转线组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皱面为绵绸材料,所述第二连接皱面为绵绸材料,所述第一连接皱面的厚度尺寸与第二连接皱面的厚度尺寸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编织片为纯棉材料,所述第二编织片为纯棉材料,所述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经纬交叉编织,所述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编织间隔与第一编织片的宽度尺寸相同。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扭转线为亚麻材料,所述第二扭转线为亚麻材料,所述第一扭转线与第二扭转线由多个两股交缠扭转成转位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皱面和第二连接皱面,其中第一连接皱面与第二连接皱面都是绵绸材质,绵绸材质容易褶皱且垂感很好,可以便于布料进行褶皱加工同时又不影响布料的整体呈现,内外双层绵绸具备更好的做皱基础,提高了本技术的起皱效果。
[0013]2、该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通过设置强韧层和转位层,其中强韧层由第一编织片与第二编织片经纬编织而成,使得布料内部具备舒适保暖的特性,并且转位层经过亚
麻的编织具备更强韧的效果,提高了本技术的高强度与韧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强韧层俯剖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转位层侧视图。
[0017]图中:1、第一连接皱面;2、强韧层;21、第一编织片;22、第二编织片;3、转位层;31、第一扭转线;32、第二扭转线;4、第二连接皱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包括第一连接皱面1,第一连接皱面1下表面设置有强韧层2,强韧层2远离第一连接皱面1的一侧设置有转位层3,转位层3远离强韧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皱面4,强韧层2由第一编织片21与第二编织片22组成,转位层3由第一扭转线31与第二扭转线32组成。
[002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皱面1为绵绸材料,第二连接皱面4为绵绸材料,第一连接皱面1的厚度尺寸与第二连接皱面4的厚度尺寸相同,这样设置可以使布料呈现出的部位便于褶皱且舒适;第一编织片21为纯棉材料,第二编织片22为纯棉材料,第一编织片21与第二编织片22经纬交叉编织,第一编织片21与第二编织片22编织间隔与第一编织片21的宽度尺寸相同,这样设置可以使设备褶皱后不易错位破裂;第一扭转线31为亚麻材料,第二扭转线32为亚麻材料,第一扭转线31与第二扭转线32由多个两股交缠扭转成转位层3,这样设置可以使布料具备更强的韧性。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连接皱面1与第二连接皱面4都是绵绸材质,绵绸材质容易褶皱且垂感很好,可以便于布料进行褶皱加工同时又不影响布料的整体呈现,内外双层绵绸具备更好的做皱基础,强韧层2由第一编织片21与第二编织片22经纬编织而成,使得布料内部具备舒适保暖的特性,并且转位层3经过亚麻的编织具备更强韧的效果;操作者通过将布料制成后裁剪缝制,也可以经过压皱处理,制成后即可使用。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包括第一连接皱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皱面(1)下表面设置有强韧层(2),所述强韧层(2)远离第一连接皱面(1)的一侧设置有转位层(3),所述转位层(3)远离强韧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皱面(4),所述强韧层(2)由第一编织片(21)与第二编织片(22)组成,所述转位层(3)由第一扭转线(31)与第二扭转线(3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起皱效果的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皱面(1)为绵绸材料,所述第二连接皱面(4)为绵绸材料,所述第一连接皱面(1)的厚度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炬李汉祥段登军梁会明王娟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天易恒服装面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