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种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试剂盒、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94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种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试剂盒、应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50对SSR引物分别对黄淮地区17份种植资源的DNA进行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和遗传相似度分析,明确不同品种之间的衍生关系、遗传差异、演进关系等,能够为育种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15对SSR引物,能够通过不同引物对之间扩增产物的差异组合精确区不同的地黄品种,能够实现DNA水平上对17个黄淮产区地黄品种的区分鉴别,构成了其SSR指纹图谱。构成了其SSR指纹图谱。构成了其SSR指纹图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种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试剂盒、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种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试剂盒、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地黄属(Rehmanni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肉质,鲜时呈黄色,因而得名。地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天津、陕西、山西、四川、安徽、以江浙等地区。作为一种传统大宗中药材,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0003]我国最早地黄栽培品种记载见于一千余年前的《图经本草》,第一个近代地黄品种是崔大毛1917年选育的四齿毛,李开寿随后培育的金状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内的主栽品种,同一时期较为著名的农家品种还有小黑英、郭里锚、邢疙瘩等。建国后,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河南温县农科所等单位选育出了以北京1号、北京3号和85

5 系列的现代地黄品种,这些现代品种在生产中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农家种,开始占据地黄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审定品种数量的增多,特别是通过无性突变选育的品种大量出现,使得地黄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亲本材料来源单一、形态相似度高等问题开始凸显。品种验真、资源鉴定仍靠形态学差异和简单的理化测定,传统的表型特征区分品种受环境影响大,且性状鉴定易受主观影响,准确度不高,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鉴别能力差,严重限制了地黄遗传改良和品种更新。同时,缺乏有效的分子鉴定手段还将导致外形相似的品种在生产中难以提纯、去杂,导致药材产量和质量产生较大的波动,制约了地黄功效发挥。因此,了解不同品种地黄的亲缘关系,开发有效的分子鉴定方法区分栽培品种,丰富地黄优良性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为克服品种间表型区分难题,分子标记被逐渐被应用于地黄的多样性分析和亲缘聚类研究。地黄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拥有深厚的栽培和药用历史积淀。但其研究基础相比大田作物及其它模式植物,则明显滞后,目前地黄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基本以RAPD、AFLP、 SRAP及ISSR引物为主。1997年,Choi首次使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DNA)标记技术对愈伤组织产生的地黄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Hatano在一年也使用 RAPD标记技术对茎尖快繁的地黄品种和Fl代杂种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检测;陈京荔等利用20个RAPD引物将19个地黄品种按照亲缘关系划分成4个亚类;Yuan等用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新加坡市场上销售的地黄基因型与有效成份的关系;周延清等首先对怀地黄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扩增的体系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RAPD与ISSR技术对8个品种地黄和2个脱毒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同样的引物组合,周延清等还对怀地黄“85

5”品种的16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吴志刚等利用RAPD对16个栽培地黄品种、2个野生居群进行了亲缘关系和遗传特点分析。。石海霞等采用
10对SRAP标记对21个地黄种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偏低水平;赵楠等使用ISSR标记分析了地黄居群间的基因流和进化关系。
[0005]上述研究受限于标记种类、数量及检测技术,其分析结果基本局限于对品种或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聚类,未实现对单个品种的特异鉴别,无法构建品种的指纹图谱。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微卫星序列即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具有共显性遗传、多态性好、对DNA浓度要求低的DNA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遗传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能够实现对单个地黄品种特异鉴别的SSR 分子标记,为构建品种的指纹图谱,对明确地黄品种间遗传关系、遗传和性能评估、品种选育等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能够实现对17个黄淮地区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的鉴别,明确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关联性,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0007]本专利技术的之二在于提供地黄品种种类鉴定用分子标记SSR引物,能够实现DNA水平上对17个黄淮产区地黄品种的区分鉴别。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用试剂盒,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SSR引物,实现对17个黄淮地区地黄品种遗传关系的鉴别。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地黄品种鉴别用试剂盒,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SR引物,实现17个黄淮地区地黄品种在DNA水平上的鉴别。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SSR引物在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种类鉴定、绘制遗传图谱、构建SSR指纹图谱方面的应用。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所述引物包含50对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00所示。
[0013]地黄品种种类鉴定用分子标记SSR引物,所述引物包括15对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 SEQ ID NO.1~30所示。
[0014]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50对SSR引物分别对黄淮地区来自野生、农家种、主栽品种的17份种植资源的DNA进行扩增,对其扩增结果进行分析,通过遗传关系聚类分析,以及计算不同品种两两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结果显示,17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552

0.984,平均值为0.729,显示品种间遗传背景相近的趋势;通过比较不同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的大小,明确不同品种之间的衍生关系、遗传差异、演进关系等,能够为育种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001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15对SSR引物分别对黄淮地区来自野生、农家种、主栽品种的17份种植资源的DNA进行扩增,能够通过不同引物对之间扩增产物的差异组合精确区不同的地黄品种,同时本专利技术SSR引物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不同SSR引物两两组合或者更多组合,明确每个品种特异扩增片段组合,兼顾了检测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0017]2、15对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在107bp

354bp之间,普遍具备了扩增稳定、重复性好、
带型判读简单的特点;
[0018]3、15对SSR引物均可实现在17个品种间的多峰扩增,稳定性、多态性、分辨率好,将17个品种的特异性扩增片段组合在一起即可构成了其SSR指纹图谱。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17个地黄品种的遗传关系聚类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用分子标记SS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含50对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00所示。2.地黄品种种类鉴定用分子标记SS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15对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0所示。3.地黄品种遗传关系鉴别用试剂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鑫张永战陈国参杨铁钢刘永康王艳张英涛杨金星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