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褐腐病菌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06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褐腐病菌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桃褐腐病菌ITS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和筛选一套特异性检测的引物组,其由4条特异性引物F3、B3、FIP、BIP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适用于该引物组的LAMP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DNA;2)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组合物对待测样品DNA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3)结果检测,在自然光照下反应产物为蓝绿色,并且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呈白色浑浊沉淀状的判断为阳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不高、特异性不强、操作复杂、仪器设备要求高的缺陷,能快速、方便、高效、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低成本地检测到桃褐腐病菌。病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桃褐腐病菌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
,具体涉及桃褐腐病菌的LAMP检测引物及其应用,用于桃褐腐病菌的快速、灵敏和特异分子检测,同时可应用于桃褐腐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

技术介绍

[0002]由链核盘菌属真菌(Monilinia spp.)侵染引起的桃褐腐病是严重影响桃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该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温润潮湿地区发生尤为严重,主要危害成熟果实,造成大量烂果。据报道,引起桃褐腐病的病原真菌主要有3种,即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laxa)和仁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gena)。虽然3种病原菌均可在桃上侵染引起褐腐病,但3种病原菌的分布和寄主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是桃褐腐病菌优势菌群,该病原菌能侵染所有李属(Prunus)栽培作物,除了危害桃果实之外,还危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及苹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褐腐病菌LAMP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为:F3:5
’‑
CTTTTTATTAATGTCGTCTGAGTAC
‑3’
;B3:5
’‑
TACCAAGCTGTGCTTGAG
‑3’
;FIP:5
’‑
ATTTCGCTGCGTTCTTCATCG

TAGTTAAAACTTTCAACAACGGATC
‑3’
;BIP:5
’‑
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

AAATGACGCTCGAACAGG
‑3’
。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进行桃褐腐病菌LAMP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基因组DNA;2)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LAMP检测反应体系为25 μL,以步骤1)提取的DNA为模板,反应体系包括4 μM引物F3和B3各1.0 μL,32 μM引物FIP和BIP各1.0 μL,LAMP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花吴伯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