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8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产品在可防护家具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防潮性能;此外,通过组分选择,该产品具有更好的手感和耐洗涤性,相比现有产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布的制备方法。

A furniture dustproof cloth with flame retardant and moisture-proof effec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人们经常需要出差或者出远门旅游,此时会出现家中的家具用品无人使用的情况,这时家具用品极易积攒灰尘,且清理起来比较麻烦,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用到家具防尘布进行防尘。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存在的家具防尘垫为涤棉混纺的机织物,依靠织物的高密度进行防尘。但此类机织物一般不具备阻燃和防潮的效果,既不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又不能保障家具用品的干燥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该产品在可防护家具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防潮性能;此外,通过组分选择,该产品具有更好的手感和耐洗涤性,相比现有产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
[0007]所述上层和下层为聚酯纺黏非织造布,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引入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中含有有机硅柔软剂和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TMM);
[0008]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的密度为0.90

0.94g/cm3。
[0009]优选地,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通过浸渍法引入阻燃剂。/>[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采用夹心结构,采用同时兼具防尘、阻燃的聚酯纺黏非织造布作为上下表层,而低密度聚乙烯膜则作为中间层,可有效起到隔绝防水的功效,同时各层间连接紧密,使用寿命长;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的阻燃剂成分中同时含有有机硅柔软剂和TMM树脂进行复配,TMM树脂受热时释放惰性气体,带走热量,而有机硅柔软剂燃烧时熔融在基材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含硅碳层,起到良好的协同阻燃效果,不仅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家具防护效果,同时可协同增效赋予聚酯纺黏非织造布层优异的耐洗涤性和舒适的手感,本征的质地柔软且不会因长期使用后出现毛躁等不适感。
[0011]此外,专利技术人经过不同的阻燃剂引入方式发现,以浸渍法可保障聚酯纺黏非织造布中阻燃剂的引入含量最高,效果最好。
[0012]优选地,所述上层和下层的聚酯纺黏非织造布的纤网面密度为15~90g/m2,纤网厚度为0.1~0.35mm;所述中间层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2~0.15mm。
[0013]经过专利技术人测试可知,聚酯纺黏非织造布的纤网面密度以及厚度、聚乙烯膜的厚度对最终产品的成型效果有所影响,当纤网面密度变大,产品的手感粗糙,悬垂性差,不能
良好的覆盖一些大型家具,使用范围变小;面密度变小,则会导致产品的力学强度不足,耐洗涤性变弱;纤网的厚度变大,则会使产品的体积面密度减小,孔隙率增大,防护能力减弱,耐洗涤性变弱,使用寿命缩短;而厚度变小则会导致产品的悬垂性减弱,阻燃性和防潮性也会降低。另一方面,聚乙烯膜的厚度变大会导致层间黏合强力下降,耐洗涤性变弱,使用寿命缩短,其厚度变小则会使产品的力学强度变低,同样影响使用寿命。
[0014]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90~110份、磷系阻燃剂20~30份、氮系阻燃剂10~15份、TMM树脂4~7份、催化剂0.5~0.8份、有机硅柔软剂0.6~1.0份、非离子型渗透剂0.06~0.09份。
[0015]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发现,阻燃剂中的功效阻燃成分(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与TMM树脂、有机硅柔软剂的配比对阻燃剂在浸渍后的固定性、产品的阻燃效果、耐洗涤效果等有一定影响,在上述优选范围内配制的阻燃剂综合性能最佳。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按顺序将上层、中间层和下层铺展并经过热轧黏合复合成型,即得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可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0019]优选地,所述上层、中间层和下层经过热轧黏合复合成型;
[0020]更优选地,所述热轧黏合复合成型采用辊轮进行,所述辊轮的温度为90~100℃。
[0021]采用热轧黏合复合工艺可使聚乙烯膜层有效结合在上下两层的聚酯纺黏非织造布之间,而当使用优选的原料和加工条件进行热轧黏合复合成型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结合强度及表征性能。
[0022]优选地,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通过熔融喷丝纺粘工艺得到。
[0023]更优选地,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的制备步骤为:将聚酯干燥后,注入纺黏机中进行熔融喷丝纺丝处理,冷却,收集所得产品;
[0024]所述聚酯为PET,所述聚酯的干燥温度为155~165℃,所述纺粘机的计量泵转速设置为15~30rpm,喷丝纺丝时的温度为285~305℃,喷丝气流速率设置为3000~5000m/min,牵引压力设置为2.5~4.5bar,接收距离(DCD)高度设置为250~280cm,冷却温度为12~20℃。
[0025]优选地,所述PET在25℃的特性粘度为0.6

0.7dl/g。
[0026]优选地,所述特性粘度根据GB/T 14189

2008进行测试。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PET并无特殊要求,优选使用上述适量粘度范围的种类,而对于其他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的品种也可使用,没有额外限制且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0028]优选地,所述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按配比混合均匀即得。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阻燃剂优选使用浸渍法浸渍基材,因此阻燃剂在制备并使用时中还需要加入适量水才能实现浸渍效果,而所述水在后续工艺中经干燥等步骤去除,不会留在阻燃剂成分当中。
[0029]优选地,所述TMM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在240~250g含30~40wt%甲醛的水溶液中,滴加三乙胺调节至溶液至pH=7.5~8.5,加入110~130g三聚氰胺,缓慢升温到70~90℃反应0.5~1.5h,即得所述TMM树脂。
[0030]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TMM树脂并非只能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也可通过购买市售同类型产品进行代替。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该产品在可防护家具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防潮性能;此外,通过组分选择,该产品具有更好的手感和耐洗涤性,相比现有产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以及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为聚酯纺黏非织造布,所述聚酯纺黏非织造布引入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中含有有机硅柔软剂和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的密度为0.9~0.94g/c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的聚酯纺黏非织造布的纤网面密度为15~90g/m2,纤网厚度为0.1~0.3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2~0.1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90~110份、磷系阻燃剂20~30份、氮系阻燃剂10~15份、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4~7份、催化剂0.5~0.8份、有机硅柔软剂0.6~1.0份、非离子型渗透剂0.06~0.09份。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具有阻燃防潮效果的家具防尘布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齐勇陈平绪叶南飚杨方强杨友强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