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海水淡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装置具有省力、紧凑性、一体性和便携性的特点,运行方法具有低能耗、高系统能量回收率、高效率的特点。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海水淡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根据海水中的盐度值,实现海水淡化所需要的反渗透压力要达到50
‑
60公斤/平方厘米,因此在一般的海水淡化装置中,都会配备至少一台电力驱动的高压水泵,这使得装置非常笨重。
[0003]此外,一般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海水经过外力(如电力)加压,至海水压力大于海水的渗透压时,部分海水可以通过反渗透膜的反渗透作用,得到淡水,并排出浓水。这部分浓水仍具有很高的压力,约为50
‑
60公斤/平方厘米(即5
‑
6 兆帕),如果将这股浓水直接排掉,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使用液体的余压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将这部分能量通过机械装置转换为下一次做功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说将浓水的余压能量转换为进水的压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和反渗透膜模块,其中,所述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包括柱塞泵组和换向阀,所述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内设置有低压海水进水口、高压海水出水口、低压浓水出水口和高压浓水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模块包括膜元件、高压海水进水口、高压浓水出水口和淡水出水口,所述淡水出水口与淡水池相连,所述高压浓水出水口和高压海水进水口分别与所述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连通;其中,所述柱塞泵组包括柱塞泵一,柱塞泵二和柱塞杆,所述柱塞泵一和所述柱塞泵二内分别设置有柱塞一和柱塞二,所述柱塞一将所述柱塞泵一分割为柱塞腔一和柱塞腔二,所述柱塞二将所述柱塞泵二分割为柱塞腔三和柱塞腔四,所述柱塞一和柱塞二共同固接于柱塞杆上形成双柱塞结构,所述柱塞杆上设置有铰链一,所述换向阀上设置有滑阀套和滑阀芯,所述滑阀芯上延伸设置有铰链二,所述手柄同时连接所述铰链一、所述铰链二,所述换向阀和柱塞泵一、柱塞泵二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二在手柄的带动下进行异向运动,且所述换向阀在所述手柄的带动下先于所述柱塞泵一或柱塞泵二运动;其中,所述柱塞腔一和柱塞腔四在所述双柱塞结构的移动中同时实现对海水的抽取和对海水进行加压以形成高压海水,所述柱塞腔一和所述柱塞腔四均开设有高压海水出水口,所述高压海水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膜模块上设置的高压海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上设置的高压浓水进水口通过所述换向阀交替的位置变化与所述柱塞腔二或所述柱塞腔三的其中之一相连通以助推所述柱塞一或柱塞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安装在低压海水进水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动式换向阀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一设置有低压海水进水口一,其通过单向阀一连接所述柱塞腔一,所述柱塞泵一设置有高压海水出水口一,其与所述反渗透膜模块上设置的高压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柱塞腔二设置有液流口一,所述柱塞腔二通过液流口一连通至换向阀;所述柱塞泵二设置有低压海水进水口二,其通过单向阀三连接所述柱塞腔四,所述柱塞泵二设置有高压海水出水口二,其与所述反渗透膜模块的高压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柱塞腔三设置有液流口二,所述柱塞腔三通过液流口二连通至换向阀;所述低压海水进水口一和低压海水进水口二与海水池相连;所述换向阀上设置有高压浓水进水口,所述高压浓水进水口与反渗透膜模块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萍,郑煜铭,洪灵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