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58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16
一种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本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MAU,循环空气处理机组RCU。MAU机组内设置有加热、表冷除湿、加湿、初中效过滤功能段,RCU机组设置有表冷段、一级加热、二级加热、亚高效过滤功能段,末端的空气输送及净化设备高效过滤送风口HEPA,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环境参数采集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冷热量及加湿量的控制设备电动调节阀和可控硅,智能控制设备PLC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能实时检测洁净室内的运行状态,调节洁净室空气状态参数,针对工艺生产工况多变室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提供了一种稳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净化培养间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自动调节控制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节控制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节控制并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gulating device f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culture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0002]在生物净化行业中,培养间作为提供核心生产工艺的流程,广泛应用于疫苗、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等药物的制备过程中,这一流程通常要求的温度较高且要求培养间提供绝对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当前的净化培养间大多采用全空气系统,由RCU机组循环送风,但是由于这种系统采用同一温湿度送风,对于房间内不同的工艺区域容易造成温湿度不均匀,为提高室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必须提高系统的换气次数,而由于培养间需求高温环境,提高换气次数会造成系统的能耗增加和浪费,而且即使这样,依然无法完全解决同一房间内不同工艺生产区域对温湿度的影响。同时当前的系统大都采用房间内设置传感器进行温湿度控制,由于温度场不均匀,单一点位温湿度传感器不能准确的反馈整个房间的温湿度情况,影响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根据净化培养间各区域的工艺情况,自动调节各区域的温湿度,通过基于PID参数的分段控制和串级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保证净化培养间温度场的均匀性和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净化培养间的系统能耗。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和智能控制设备,所述的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内设置有表冷除湿段、加热段、加湿段、初中效过滤功能段,所述的表冷除湿段设有第一电动调节阀,所述的加热段设有第二电动调节阀,所述的加湿段设有第三电动调节阀,其特点在于:还有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冷热量及加湿量的控制设备:
[0006]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设置有表冷段、一级加热段、二级加热段、亚高效过滤功能段,所述的表冷段设有水冷阀,所述的一级加热段设有第一可控硅、二级加热段设有第二可控硅,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输入端经管路与所述的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输出端相连,该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输出端经送风主管分为N路分送道所述的生物净化培养间的N个工艺区域:
[0007]第i路分送道,经第i分路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第i分路高效过滤送风口至所述的生物净化培养间第i个工艺区域,所述的第i分路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的控制端经第i分路可控硅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的输出端相连,在第i分路高效过滤送风口旁设有第i分路末端温度传感器,其中N为2以上的正整数,i的变化范围为2~N;
[0008]所述的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包括房间内温湿度传感器、回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送
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N个末端温度传感器;
[0009]所述的冷热量及加湿量的控制设备包括:冷水阀、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一电动调节阀、N个分路可控硅,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和智能控制设备;
[0010]在该生物净化培养间内设置所述的房间内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生物净化培养间经回风主管路与所述的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和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之间的新风管道相连,在所述的回风主管路上设置所述的回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在所述的送风主管路上设置所述的送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
[0011]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N个分路可控硅、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N个分路可控硅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N个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可控硅与所述的一级加热段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可控硅与所述的二级加热段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的冷水阀、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一电动调节阀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房间内温湿度传感器、回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送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N个分路末端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的输入端相连。
[0012]新风由所述的MAU机组经过预处理通过新风管道输送至所述的RCU机组内和回风进行混合,再经过处理后通过送风主管道输送至N个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进行三级加热,由所述的末端设备高效过滤送风口送入室内,所述的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及冷热量、加湿量的控制设备均通讯至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
[0013]所述的MAU机组内设置加热、表冷除湿、加湿、过滤功能段对新风进行预处理;
[0014]所述的RCU空调箱的加热段分为一级加热和二级加热,实现分级加热;
[0015]所述的HEPA的支管上都独立设置管道型电加热器进行三级加热;
[0016]所述的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分别设置在每个HEPA送风口处,房间内及系统的回风主管路上;
[0017]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的电动调节阀和可控硅对系统进行串级控制和分段控制;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采用本技术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新风经过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中设置的表冷除湿段、加热段、加湿段、初中效过滤功能段进行预处理达到设定的空气状态参数后,经由新风管道与净化培养间的回风进行混合进入循环空气处理机组,此时通过设置在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和设置在回风主管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空气状态参数反馈到智能控制设备,根据温湿度偏差和温湿度偏差变化率,经过智能控制设备的调节,然后通过室内温湿度、回风温湿度的串级控制和分段控制,输出加热、制冷信号,来分别控制冷水阀的开度和第四可控硅、第五可控硅的输出功率,从而使混合后的空气经过内设置的表冷段、一级加热段、二级加热段的处理后实现对送风温湿度的稳定控制。上述状态参数稳定的空气经过送风管道输送至末端,此时设置在N个高效送风口的N个温度传感器会将净化培养间各区域的温度差异反馈到到智能控制设备,智能控制设备会根据上述各区域的温度差异进行调节,然后输出加热信号控制末端的N个可控硅的输出功率,再通过末端HEPA支管上的N个管道型电加热器进行多级加热,从而调节室内不同工艺区域的送风温度。本技术针对净化培养间高温且稳定的环境温湿度需求,既通过新风预处理、分段加热、串级
控制保证了送风温度的稳定性,又通过末端的三级加热的区别控制保证了温度场的均匀性,同时通过对净化培养间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控制,还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能耗,节省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传统净化培养间温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MAU;2

循环空气处理机组RCU;3

送风主管温湿度传感器;4

智能控制设备(PLC);5

第一管道型电加热器、7

第二管道型电加热器、9

第三管道型电加热器;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净化培养间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1)和智能控制设备(4),所述的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1)内设置有表冷除湿段(28)、加热段(29)、加湿段(30)、初中效过滤功能段,所述的表冷除湿段(28)设有第一电动调节阀(23),所述的加热段(29)设有第二电动调节阀(22),所述的加湿段(30)设有第三电动调节阀(21),其特征在于:还有循环空气处理机组(2)、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冷热量及加湿量的控制设备: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2)设置有表冷段(25)、一级加热段(26)、二级加热段(27)和亚高效过滤功能段,所述的表冷段(25)设有冷水阀(20),所述的一级加热段(26)设有第一可控硅(31)、二级加热段(27)设有第二可控硅(32),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2)的输入端经新风管路与所述的组合式新风处理机组(1)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2)的输出端经送风主管路分为N个分路连接到所述的生物净化培养间的N个工艺区域:第i分路,经第i分路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第i分路高效过滤送风口至所述的生物净化培养间第i个工艺区域,所述的第i分路末端管道型电加热器的控制端经第i分路可控硅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智能控制设备(4)的输出端相连,在第i分路高效过滤送风口旁设有第i分路末端温度传感器,其中N为2以上的正整数,i的变化范围为2~N;所述的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包括房间内温湿度传感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