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441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器LM3478、备用电池、MOS管Q15、三极管Q30、第一电阻R9、第二电阻R9A、第三电阻R10、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70、电感L、MOS管Q25、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第六电阻R73、第七电阻R69、第八电阻R7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专门设计的电路,使得当AC主电源掉电时,CPU供电由备用电池提供,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通常会使用AC主电源供电,而当AC主电源掉电时,CPU就会断电,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器LM3478、备用电池、MOS管Q15、三极管Q30、第一电阻R9、第二电阻R9A、第三电阻R10、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70、电感L、MOS管Q25、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第六电阻R73、第七电阻R69、第八电阻R72,
[0006]OD BATTERY电源输入控制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10与三极管Q30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二电阻R9A与MOS管Q15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一电阻R9与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连接,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通过MOS管Q15与控制器LM3478的第8接口连接,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电感L的一端与控制器LM3478的第8接口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7接口通过第五电阻R70与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73、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6接口与MOS管Q25连接,MOS管Q25通过第八电阻R72与控制器LM3478的第4、5接口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3接口与第七电阻R69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2接口与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连接,第五电容C23与第六电容C24之间通过第四电阻R68连接。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通过专门设计的电路,使得当AC主电源掉电时,CPU供电由备用电池提供,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000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4]请参阅图1,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包括控制器LM3478、备用电池、MOS管Q15、MOS管Q30、第一电阻R9、第二电阻R9A、第三电阻R10、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70、电感L、二极管Q25、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第六电阻R73、第七电阻R69、第八电阻R72,
[0015]OD BATTERY电源输入控制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10与三极管Q30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二电阻R9A与MOS管Q15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一电阻R9与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连接,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通过MOS管Q15与控制器LM3478的第8接口连接,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电感L的一端与控制器LM3478的第8接口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7接口通过第五电阻R70与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73、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6接口与MOS管Q25连接,MOS管Q25通过第八电阻R72与控制器LM3478的第4、5接口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3接口与第七电阻R69连接,控制器LM3478的第2接口与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连接,第五电容C23与第六电容C24之间通过第四电阻R68连接。
[0016]当AC主电源掉电,CPU供电由备用电池提供,CPU检测到AC主电源检测信号没有,R9,R9A,R10,Q15,Q30打开工作,提供输入电源给LM3478,输入滤波电容: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C23,C24,R68是补偿控制电路,R70输出PWM频率调节电阻,L1,Q25和LM3478,D19和D20组成升压电路,R73和R69是输出反馈电阻,这个2个电阻必须要1%精度电阻,这样可以让输出的11V电压,偏差更小。R72是过流取样电阻,C26是过流滤波电容。输出滤波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
[001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备用电源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LM3478、备用电池、MOS管Q15、三极管Q30、第一电阻R9、第二电阻R9A、第三电阻R10、第一电容C25、第二电容C27、第三电容C28、第四电容C29、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第七电容C30、第八电容C31、第九电容C32、第十电容C33、第四电阻R68、第五电阻R70、电感L、MOS管Q25、二极管D19、二极管D20、第六电阻R73、第七电阻R69、第八电阻R72,OD BATTERY电源输入控制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10与三极管Q30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二电阻R9A与MOS管Q15连接,三极管Q30通过第一电阻R9与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连接,LI ION BATTERY B+电源输入通过MOS管Q15与控制器LM3478的第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平汪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锐控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