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34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RTO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及工艺。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RTO装置包括蓄热Ⅰ室、蓄热Ⅱ室、蓄热Ⅲ室;每个蓄热室均连接有吹扫分支管路、废气进气分支管和出气分支管;吹扫分支管路与吹扫管路连接,吹扫管路与新鲜风管路连接,吹扫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风阀;废气进气分支管与废气管和RTO进气管路连接,废气管与废气源连接,废气进气分支管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分支管与气动气缸开关阀a连接;出气分支管与RTO出气管路连接,出气分支管上设置有气动气缸开关阀b。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铵盐结晶的工艺,避免RTO装置蓄热体堵塞,节省费用,同时延长蓄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蓄热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蓄热体的使用寿命。

RTO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eventing ammonium salt crystal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RTO的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蓄热式热氧化炉(RTO)广泛应用于废气VOCs治理中,由于废气成分复杂,含有大量NH4类物质,此物质与燃烧后的气体接触,会产生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碳酸铵等铵盐,容易堵塞RTO下部蓄热体;影响RTO设备的正常运行;RTO设备堵塞情况发生时,需对设备进行拆解,对蓄热体进行清理或更换,影响生产运行,同时检修难度和费用较高,常规RTO装置工艺切换过程,如表1所示:
[0003]表1常规RTO装置工艺切换过程
[0004]蓄热室编号Ⅰ室Ⅱ室Ⅲ室工艺第一阶段进气排气吹扫工艺第二阶段吹扫进气排气工艺第三阶段排气吹扫进气
[0005]CN202022169529.X公开了一种三室RTO交换蓄热式废气焚烧装置,包括三室RTO、气动切换蝶阀和余热回收装置,三室RTO的顶端分别安装连接泄爆阀a和泄爆阀b,三室RTO的内部安装有燃烧器,三室RTO的底端包含有1室RTO、2室RTO和3室RTO,三室RTO的1室RTO、2室RTO和3室RTO出口端部分别连接气动切换蝶阀d、气动切换蝶阀e和气动切换蝶阀f;提高了炉体的蓄热效率;但是没有公开消除铵盐堵塞的工艺步骤。
[0006]CN202011181155.1公开了一种处理VOCs协同脱硝的一体化RTO装置及工艺,所述的RTO装置包括连通的燃烧室和多个蓄热室,每个蓄热室均独立设有输入端连接有机废气管道的进气阀、输入端连接吹扫风管道的出气阀、吹扫阀。工艺包括废气经进气阀进入处于进气工况的蓄热室,经过该蓄热室加热后进入燃烧室,发生氧化反应去除VOCs;废气然后进入处于出气工况的蓄热室,脱硝后经出气阀排出;往复调整各蓄热室处于相应所需工况,实现VOCs的处理和脱硝;该工艺无法针对铵盐的消除有任何作用。
[0007]CN202022729768.6公开了一种更高效的处理含氨氮类有机废气的RTO装置,所述的进口切换阀、吹扫阀门和出口切换阀均采用气动执行器和配备防爆电磁阀,所述进口切换阀、吹扫阀门和出口切换阀的切换周期是三分钟,解决了二次污染的,是针对含氨氮废气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铵盐结晶的工艺,在RTO装置运行时,避免蓄热体堵塞,节省生产停车和设备拆解维护费用,同时延长蓄热体的使用寿命,无二次污染。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RTO装置包括蓄热Ⅰ室、蓄热Ⅱ室、蓄热Ⅲ室;每个蓄热室均连接有吹扫分支管路、废气进气分支管和出气分支管;吹扫分支管路与吹
扫管路连接,吹扫管路与新鲜风管路连接,吹扫分支管路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风阀;废气进气分支管与废气管和RTO进气管路连接,废气管与废气源连接,废气进气分支管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分支管与气动气缸开关阀a连接;出气分支管与RTO出气管路连接,出气分支管上设置有气动气缸开关阀b。
[0010]优选地,废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
[0011]优选地,新鲜风管路上设置有吹扫风机。
[0012]优选地,RTO出气管路与后处理装置连接。
[0013]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工艺第一阶段:
[0015]将RTO装置的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Ⅰ室,经蓄热Ⅰ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16]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Ⅱ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17]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Ⅲ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阶段;
[0018](2)工艺第二阶段:
[0019]将RTO装置的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Ⅰ室,经蓄热Ⅰ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20]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Ⅱ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净化阶段;
[0021]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Ⅲ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22](3)工艺第三阶段:
[0023]打开蓄热Ⅰ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Ⅰ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阶段;
[0024]将RTO装置的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Ⅱ室,经蓄热Ⅱ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25]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Ⅲ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26](4)工艺第四阶段:
[0027]打开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Ⅰ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28]将RTO装置的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Ⅱ室,经蓄热Ⅱ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29]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Ⅲ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净化阶段;
[0030](5)工艺第五阶段:
[0031]打开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Ⅰ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32]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Ⅱ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阶段;
[0033]将RTO装置的蓄热Ⅲ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Ⅲ室,经蓄热Ⅲ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34](6)工艺第六阶段:
[0035]打开蓄热Ⅰ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Ⅰ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净化阶段;
[0036]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Ⅱ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
[0037]将RTO装置的蓄热Ⅲ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Ⅲ室,经蓄热Ⅲ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
[0038]优选地,在进气阶段,进气温度设置为与废气温度相同,进气流程时间为90s

120s。
[0039]优选地,在排气阶段,温度为70

90℃,排期时间为90

120s。
[0040]优选地,在吹扫阶段,温度为常温,时间为15

20s。
[0041]优选地,在净化阶段,温度为常温,时间为15

20s。
[0042]优选地,蓄热Ⅰ室、蓄热Ⅱ室、蓄热Ⅲ室之间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气动气缸开关阀b、气动调节风阀的切换时间均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RTO装置(1)包括蓄热Ⅰ室(2)、蓄热Ⅱ室(3)、蓄热Ⅲ室(4);每个蓄热室均连接有吹扫分支管路(14)、废气进气分支管(16)和出气分支管(18);吹扫分支管路(14)与吹扫管路(8)连接,吹扫管路(8)与新鲜风管路(10)连接,吹扫分支管路(14)上设置有气动调节风阀(15);废气进气分支管(16)与废气管(12)和RTO进气管路(5)连接,废气管(12)与废气源(11)连接,废气进气分支管(16)上设置有;废气进气分支管(16)与气动气缸开关阀a(17)连接;出气分支管(18)与RTO出气管路(6)连接,出气分支管(18)上设置有气动气缸开关阀b(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气管(12)上设置有引风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新鲜风管路(10)上设置有吹扫风机(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RTO装置,其特征在于:RTO出气管路(6)与后处理装置(7)连接。5.一种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防止铵盐结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工艺第一阶段:将RTO装置的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Ⅰ室,经蓄热Ⅰ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Ⅱ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Ⅲ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阶段;(2)工艺第二阶段:将RTO装置的蓄热Ⅰ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Ⅰ室,经蓄热Ⅰ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打开蓄热Ⅱ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Ⅱ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净化阶段;打开蓄热Ⅲ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b,燃烧后的气体进入蓄热Ⅲ室,经燃烧处理后经RTO出气管路排入后处理装置,为排气阶段;(3)工艺第三阶段:打开蓄热Ⅰ室的气动调节风阀,并打开吹扫风机,将新鲜风吹扫蓄热Ⅰ室,进行气体置换,为吹扫阶段;将RTO装置的蓄热Ⅱ室的气动气缸开关阀a打开,并打开引风机,废气进入蓄热Ⅱ室,经蓄热Ⅱ式加热后进入燃烧室,为进气阶段;打开蓄热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丕显陈林李效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视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