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40308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及设备,属于水产品监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捕捞的水产,将不同种类的水产分开保鲜存储;根据需求,将水产品多层覆膜,除最内层的包膜,外侧的每层覆膜均抽真空;水产品到达每个经销商处或每个转运站点时,均撕下最外层的包膜,到达最终消费者处,需至少保留至少一层包膜;消费者撕下最后一层包膜,完成水产品整个转运链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水产源头将水产多层覆膜,外层包膜间均抽真空,每个转运点处均撕下最外层包膜,保证每一段转运过程可能造成的污染,均随最外层包膜的撕下而清除,病菌不会随转运链条蔓延出去,当包膜检测出病菌时,说明感染出现在上一个转运过程中,易定位,减小了感染源的排查工作。排查工作。排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监控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鲜活水产品,分为鱼、虾、蟹、贝四大类,鱼类有鲈、鲑、甲鱼、鳗、石斑、黄鲳、左口、真鲷、三纹鱼等;虾类有澳洲、新西兰大龙虾、竹节虾、沼虾、河虾;蟹类有中华绒鳌蟹、美国珍宝蟹、皇帝蟹、膏蟹、清蟹等;贝类有加拿大象鼻蚌、蛏、蚝、蛤等。
[0003]随着快递业、运输业和保鲜技术的发达,临海、临水城市捕捞的水产品可以分发运送至各个城市,还可依然保持新鲜,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快递运输需要经过层层转运,或新捕捞的水产品经过层层经销商的贩卖,在错综复杂的转运中,水产品容易受到污染,水产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同时,在感染多发的季节,在转运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感染,在整个转运链上的每个环节均需进行筛查,给整个转运链均带来感染的危险,给排查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便,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产品复杂的转运过程中容易受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p1:捕捞上岸的水产品,进行统一汇总,根据水产品的品类,将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分选出来,并分开保鲜存储;
[0007]Sp2:分选出来的鱼、虾、蟹等水产品,根据不同经销商或消费者的需求,将对应的水产品进行多层覆膜,除最内层的包膜,外侧的每层覆膜均抽真空;
[0008]Sp3:水产品到达第一个经销商处或第一个转运站点时,撕下最外层的包膜,再发往下一个经销商或下一个转运站点;
[0009]Sp4:水产品到达每个经销商处或每个转运站点时,均撕下最外层的包膜,直至达到最终消费者处,需至少保留至少一层包膜;
[0010]Sp5:消费者撕下最后一层包膜,完成水产品整个转运链条。
[0011]进一步,所述水产品在捕捞源头处进行首次覆膜时,覆膜层数不少于 5层。因转运过程的复杂,不少于5层的覆膜,能够保证经过5次转运,内部水产品仍然安全,同时,不易较多的覆膜,也反过来保证转运过程的尽量简洁化,督促了快递公司能在较少的转运次数中,将水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从而更加避免了转运过多带来的感染或污染风险;同时,根据撕下的包膜的数量,也可判断出经历转运站点的数量;在最终目的地较远,或地形较为复杂时,可在发货前提醒增加覆膜次数,或将水产品发回源头处添加覆膜,保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水产品的安全。
[0012]进一步,所述水产品在捕捞源头处进行覆膜时,最内层包膜的内部,应存留足够的
氧气和足量的水。最内层覆膜不抽取真空,保证内部水产品的鲜活。
[0013]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用到的设备,包括水产品源头处设置的水产品分选机,覆膜机,热封机,以及真空泵,还包括进行水产品多层覆膜用到的包膜,所述包膜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密封端表面贯通固定有真空嘴,所述包膜的开口端表面设置有热封条,通过所述热封机,在热封条处进行包膜的热封。分选机用来分选不同品类、大小的水产品,将不同的水产品在不同的区域保鲜存储,覆膜机用来对水产品进行多层覆膜,热封机对覆膜后的包膜的开口端进行热封,而真空泵可在热封时进行抽真空,将水产品依次经过分选、多层覆膜后,将包膜的开口端处的热封条处热封,再从真空嘴处抽真空,再将PVC材质的真空嘴热封,实现水产品的真空包装。
[0014]进一步,所述热封条的内侧设置有易撕缺口,所述易撕缺口的一侧设置有易撕条。通过拉扯易撕条,可从易撕缺口处撕开最外层的包膜,较为简便,效率较高,缩短了转运流程,保证了水产品的新鲜。
[0015]进一步,所述热封条设置为多道,相邻两道所述热封条之间设置为空气留存部。多道热封条保证了热封的密封性,防止抽真空后漏气,而空气留存部的设计,可通过按动空气留存部中的空气,检测热封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0016]进一步,所述易撕条表面设置有防伪标识。防伪标识可为水产品源头提供的唯一防伪二维码,在每个转运站点处撕下易撕条前,可扫描最外层易撕条表面的二维码,确认货物已达到此站点,从而对货物流向进行把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其一,现有技术中,水产品的运输中,快递运输需要经过层层转运,或新捕捞的水产品经过层层经销商的贩卖,在错综复杂的转运中,水产品容易受到污染,水产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同时,在感染多发的季节,在转运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感染,在整个转运链上的每个环节均需进行筛查,给整个转运链均带来感染的危险,给排查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便,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若采用每个转运站点或经销商处均进行消毒的传统做法,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杀菌灭毒效果,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还可能在大量重复性消毒工作中出现遗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在水产品整个转运链条上进行把控的方法,在水产品的源头处根据分发场地的需求,进行保鲜的同时,将水产品进行多层覆膜,且外层包膜间均抽真空,在每个转运点处均撕下最外层的包膜,从而保证了每一小段转运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均随着最外层包膜的撕下而被清除,次外层的包膜不会因此受到污染,即可能存在的病菌不会随着转运链条的延伸而蔓延出去,当最外层包膜检测出现病菌时,说明污染或感染出现在上一个转运过程中,较为容易定位,大大减小了污染源或感染源的排查工作;同时,达到消费者手中的水产品至少保证还有一层包膜,也保证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水产品是较为安全的,只需撕下最内层包膜,内部的水产品是安全且新鲜的,不会受到转运链条任一处可能发生的污染而污染。
[0019]其二,本专利技术中,因转运过程的复杂,不少于5层的覆膜,能够保证经过5次转运,内部水产品仍然安全,同时,不易较多的覆膜,也反过来保证转运过程的尽量简洁化,督促了快递公司能在较少的转运次数中,将水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从而更加避免了转运过多带来的感染或污染风险;同时,根据撕下的包膜的数量,也可判断出经历转运站点的数量;在最终目的地较远,或地形较为复杂时,可在发货前提醒增加覆膜次数,或将水产品发回源头
处添加覆膜,保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水产品的安全。
[0020]其三,本专利技术中,易撕条表面设置有防伪标识,防伪标识可为水产品源头提供的唯一防伪二维码,在每个转运站点处撕下易撕条前,可扫描最外层易撕条表面的二维码,确认货物已达到此站点,从而对货物流向进行把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包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p1:捕捞上岸的水产品,进行统一汇总,根据水产品的品类,将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分选出来,并分开保鲜存储;Sp2:分选出来的鱼、虾、蟹等水产品,根据不同经销商或消费者的需求,将对应的水产品进行多层覆膜,除最内层的包膜(1),外侧的每层覆膜均抽真空;Sp3:水产品到达第一个经销商处或第一个转运站点时,撕下最外层的包膜(1),再发往下一个经销商或下一个转运站点;Sp4:水产品到达每个经销商处或每个转运站点时,均撕下最外层的包膜(1),直至达到最终消费者处,需至少保留至少一层包膜(1);Sp5:消费者撕下最后一层包膜(1),完成水产品整个转运链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在捕捞源头处进行首次覆膜时,覆膜层数不少于5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品源头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品在捕捞源头处进行覆膜时,最内层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杨鑫戴瑜来王宇希冯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