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及钻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3072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及钻具系统,钻具连接盘包括连接上盘、连接下盘、限位垫板和紧定螺栓;连接上盘上设有卡爪座与径向卡槽,连接下盘上设有卡爪与径向卡块;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通过卡爪座与卡爪的配合进行轴向连接,通过径向卡槽与径向卡块的配合进行环向连接;同时,所述卡爪座与卡爪之间还垫设有限位垫板,限位垫板与卡爪座之间通过紧定螺栓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钻具系统,包括上述钻具连接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复杂受力要求,又能实现快速拆装和降低劳动强度目的,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使得施工工效得以提升、工期得到压缩,施工成本得以降低,施工效益得到提升。施工效益得到提升。施工效益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及钻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大型竖井钻井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及钻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机械加工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煤矿竖井钻进装备能力也在逐步加大。目前,钻井机的提升力和扭矩成倍增长,最大钻井机提升力达1300T,扭矩达1200KN.M。
[0003]钻具系统是钻井机的核心部件,其安装于钻杆及钻头间,起到连接钻杆和钻头的作用。在施工作业时,钻具系统的钻具连接盘的受力极其复杂,其既要承受下部钻具及钻头重量的拉力,还要传递钻机传递到钻杆的扭矩,驱动钻头旋转,同时,还要克服钻头在作业过程中带来的弯矩,因此,其可靠的连接方式可以杜绝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同时,由于钻具系统结构庞大、重量重,如何实现连接盘的便捷连接也成为钻井机研发者一直以来的重要突破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及钻具系统,在钻井施工中应用该连接盘与系统,可大大降低连接时的劳动强度、压缩连接时间,同时安全可靠。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包括连接上盘、连接下盘、限位垫板和紧定螺栓;所述连接上盘上设有卡爪座与径向卡槽,连接下盘上设有卡爪与径向卡块;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通过所述卡爪座与卡爪的配合进行轴向连接,通过所述径向卡槽与径向卡块的配合进行环向连接;同时,所述卡爪座与卡爪之间还垫设有所述限位垫板,所述限位垫板与卡爪座之间通过所述紧定螺栓进行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卡爪座为“F”型卡爪座,所述“F”型卡爪座自连接上盘位置向靠近所述连接下盘的方向延伸成型;所述卡爪为“梅花”状卡爪,所述“梅花”状卡爪自连接下盘位置向靠近所述连接上盘的方向延伸成型,并与所述“F”型卡爪座卡接配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F”型卡爪座和“梅花”状卡爪分别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F”型卡爪座沿所述连接上盘的外缘均匀布置,八个所述“梅花”状卡爪沿所述连接下盘的外缘均匀布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外缘环向带;所述连接上盘的外缘环向带上成型有所述径向卡槽,所述连接下盘的外缘环向带上成型有所述径向卡块;所述径向卡块与所述径向卡槽卡接配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径向卡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径向卡槽
在连接上盘的外缘环向带上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径向卡块的设置个数与径向卡槽相同,多个所述径向卡块在连接下盘的外缘环向带上呈圆周陈列分布;并且,每个所述径向卡块分别卡接配合一个径向卡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限位垫板呈弧形,具体设置在所述卡爪座的内顶壁与所述卡爪的接触面之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的中心部位还设有环向“凸凹”止口,起到上下盘径向定位作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环向“凸凹”止口包括位于所述连接上盘中心部位的圆柱状“凸”台以及位于所述连接下盘中心部位的圆柱状“凹”槽;所述圆柱状“凹”槽与圆柱状“凸”台卡接配合,并且,二者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泥浆通道。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圆柱状“凸”台的外缘设有环向沟槽,所述环向沟槽内安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
[0015]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系统,包括上述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安装和拆卸作业方便;安装时,只需将连接下盘相对于连接上盘旋转一定角度,使下盘的卡爪与上盘的卡爪座对应;然后,连接下盘下落,使连接上盘和下盘紧密结合;紧接着,在其缝隙插上限位垫板,使二者相互配合;最后,用紧定螺栓将限位垫板与上盘的卡爪座固定,对接安装完成;拆卸时工序相反;整个作业劳动强度低,方便快捷;
[0018](2)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连接后,承载力强,且为半柔性连接,有效释放弯应力,起到保护钻具的作用;
[0019](3)卡爪式配合抗拉强度大,承载力强;径向卡槽与卡块配合传扭,安全可靠;
[0020](4)限位垫板的设计,有效预防卡槽脱离;
[0021](5)“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有效阻断连接缝隙泥浆串通;
[0022](6)卡爪座与限位垫板螺栓预紧连接,安全可靠。
[0023]据此,本技术连接盘及相应钻具系统,既满足复杂受力要求,又能实现快速拆装和降低劳动强度目的,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使得施工工效得以提升、工期得到压缩,施工成本得以降低,施工效益得到提升,促进大型竖井钻井机的推广使用和钻井法施工的进一步发展。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1中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0026]图3是实施例1中连接上盘的结构图;
[0027]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图;
[0028]图5是实施例1中连接下盘的结构图;
[0029]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图;
[0030]图7是实施例1中限位垫板的结构图。
[0031]图中:1为连接上盘,11为“F”型卡爪座,12为径向卡槽,13为上盘外缘环向带,14为
圆柱状“凸”台,15为环向沟槽,16为“O”型橡胶密封圈,2为连接下盘,21为“梅花”状卡爪,22为径向卡块,23为下盘外缘环向带,24为圆柱状“凹”槽,3为限位垫板,4为紧定螺栓,5为中心泥浆通道,6为配重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包括连接上盘1、连接下盘2、限位垫板3和紧定螺栓4。其中,连接上盘1上设有八个“F”型卡爪座11与多个径向卡槽12,连接下盘2上设有八个“梅花”状卡爪21与多个径向卡块22;所述连接上盘1与连接下盘2通过“F”型卡爪座11与“梅花”状卡爪21的配合进行轴向连接,通过径向卡槽12与径向卡块22的配合进行环向连接。同时,“F”型卡爪座11与“梅花”状卡爪21之间还垫设有限位垫板3,限位垫板3与“F”型卡爪座11之间通过紧定螺栓4进行固定。
[0035]基于上述设计中,本实施例中,连接上盘1与连接下盘2连接后,通过“F”型卡爪座11、“梅花”状卡爪21连接实现轴向抗拉13000KN,通过径向卡槽12、径向卡块22实现环向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上盘、连接下盘、限位垫板和紧定螺栓;所述连接上盘上设有卡爪座与径向卡槽,连接下盘上设有卡爪与径向卡块;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通过所述卡爪座与卡爪的配合进行轴向连接,通过所述径向卡槽与径向卡块的配合进行环向连接;同时,所述卡爪座与卡爪之间还垫设有所述限位垫板,所述限位垫板与卡爪座之间通过所述紧定螺栓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座为“F”型卡爪座,所述“F”型卡爪座自连接上盘位置向靠近所述连接下盘的方向延伸成型;所述卡爪为“梅花”状卡爪,所述“梅花”状卡爪自连接下盘位置向靠近所述连接上盘的方向延伸成型,并与所述“F”型卡爪座卡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F”型卡爪座和“梅花”状卡爪分别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F”型卡爪座沿所述连接上盘的外缘均匀布置,八个所述“梅花”状卡爪沿所述连接下盘的外缘均匀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竖井钻机大直径、重载荷钻具连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上盘与连接下盘的对接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外缘环向带;所述连接上盘的外缘环向带上成型有所述径向卡槽,所述连接下盘的外缘环向带上成型有所述径向卡块;所述径向卡块与所述径向卡槽卡接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晏中俊栾德林冯金亮李新利刘峰刘伟军王宗金亓燕秋魏奎赵明河田月祥郭厚才李奕周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特殊凿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