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275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包括输入升降压模块,与太阳能板电连接;输出升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设备以及输入升降压模块电连接;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电池电连接;主控模块,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电连接,并可分别输出PWM信号至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适应输出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多余的能量可以存储到电池,能量不足的时候由电池来补充,也能够跟踪太阳能板电池输出的功率,达到太阳能板输出最大的功率。输出最大的功率。输出最大的功率。

A solar intelligent adaptive power system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中,太阳能转换后产生的电能只能直接把能量存储到电池里面,且只能输出恒定的电压,而设备所需的电压或者电能不是恒定的,这样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不能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对太阳能转化的效率也较低,因此,急需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
[000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包括:
[0005]输入升降压模块,与太阳能板电连接,其包括IS

IN 端、CENTER

VFB端和SOLAR

VFB端;
[0006]输出升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设备以及输入升降压模块电连接,其包括IS

OUT端和VOUT

VFB端;
[0007]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电池电连接,其包括IS

CHANGGE 端和BAT

VFB端;
[0008]主控模块,分别与IS

IN端、CENTER

VFB端、SOLAR

VFB 端、IS/>‑
OUT端、VOUT

VFB端、IS

CHANGGE端以及BAT

VFB 端电连接,并可分别输出PWM信号至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以根据太阳能板的输出功率以及外部设备的电压和电流需求来动态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0009]进一步地,输入升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管Q1

2、电感L1、二极管D2以及采样电阻R3

6,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太阳能板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Q2的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太阳能板的输入端、开关管Q1输出端以及输出升降压模块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1的输入端、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电连接,采样电阻R5和R6串联后串接于太阳能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SOLAR

VFB端接于采样电阻R5和R6之间,采样电阻R3和R4串联后接于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 D2之间,CENTER

VFB端接于采样电阻R3和R4之间,IS

IN 端接于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电感L1的一端之间。
[0010]进一步地,输出升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管Q3、Q5、电感 L2、二极管D1、D5以及采样电阻R1

2,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开关管Q3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电连接,开关管Q3的输出端分别
与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电感L2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开关管Q5的输出端以及外部设备的一端电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5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5的阳极电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与外部设备的另一端连接,采样电阻R1和R2串联后串接于外部设备的两端之间,VOUT

VFB端接于采样电阻R1和R2之间,IS

OUT 端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与外部设备之间。
[0011]进一步地,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包括开关管Q4、Q6、电感L3以及采样电阻R7

8,开关管Q4的控制端和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开关管Q4输入端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开关管Q6 的输出端、开关管Q4的输出端以及电感L3的一端电连接,开关管Q6的输入端分别与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采样电阻 R7和R8串联后串接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BAT

VFB端接于采样电阻R7和R8之间,IS

CHANGGE端接于电感L3 与电池的正极之间。
[0012]进一步地,开关管Q1和Q2设置为MOS管。
[0013]进一步地,开关管Q3和Q5设置为MOS管。
[0014]进一步地,开关管Q4和Q6设置为MOS管。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包括输入升降压模块,与太阳能板电连接,其包括 IS

IN端、CENTER

VFB端和SOLAR

VFB端;输出升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设备以及输入升降压模块电连接,其包括 IS

OUT端和VOUT

VFB端;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分别与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电池电连接,其包括IS

CHANGGE端和BAT

VFB端;主控模块,分别与IS

IN端、CENTER

VFB端、SOLAR

VFB端、IS

OUT端、 VOUT

VFB端、IS

CHANGGE端以及BAT

VFB端电连接,并可分别输出PWM信号至输入升降压模块、输出升降压模块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以根据太阳能板的输出功率以及外部设备的电压和电流需求来动态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智适应输出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多余的能量可以存储到电池,能量不足的时候由电池来补充,也能够跟踪太阳能板电池输出的功率,达到太阳能板输出最大的功率。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升降压模块(10),与太阳能板电连接,其包括IS

IN端、CENTER

VFB端和SOLAR

VFB端;输出升降压模块(20),分别与外部设备以及所述输入升降压模块(10)电连接,其包括IS

OUT端和VOUT

VFB端;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30),分别与所述输入升降压模块(10)、输出升降压模块(20)以及电池电连接,其包括IS

CHANGGE端和BAT

VFB端;主控模块(40),分别与所述IS

IN端、CENTER

VFB端、SOLAR

VFB端、IS

OUT端、VOUT

VFB端、IS

CHANGGE端以及BAT

VFB端电连接,并可分别输出PWM信号至所述输入升降压模块(10)、输出升降压模块(20)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30),以根据太阳能板的输出功率以及外部设备的电压和电流需求来动态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智适应电源系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升降压模块(10)包括开关管Q1

2、电感L1、二极管D2以及采样电阻R3

6,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模块(40)电连接,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太阳能板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Q2的输出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电感L1的一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太阳能板的输入端、开关管Q1输出端以及输出升降压模块(20)电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1的输入端、输出升降压模块(20)以及充放电升降压能量双向流动模块(30)电连接,采样电阻R5和R6串联后串接于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SOLAR

VFB端接于采样电阻R5和R6之间,所述采样电阻R3和R4串联后接于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2之间,所述CENTE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武良梁奇峰陈淑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