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45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该培养箱包括培养室、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培养室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放置工位,全部放置工位排列呈环形,培养室设有与其中一个放置工位相对应的取物口,取物口的大小与细胞培养容器大小对应;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动力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动,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该培养箱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使细胞培养容器能够在呈环形排列的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自动实现工位切换,当需要取出细胞培养容器时,只需将其移动至取物口对应的放置工位即可,细胞培养容器取出方便快捷;同时,该培养箱的对接门小,整体结构体积大,便于细胞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箱


[0001]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是把细胞在人工环境下,利用营养物质等,将其繁育增值,并用于“各种目的”的培养过程。细胞培养是在人工环境下,利用营养物质等,使细胞繁育增值,并用于“各种目的”的培养过程。细胞培养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苛,稍有不慎便会导致细胞污染。细胞培养箱是一种能够模拟细胞生长环境的装置,能够给细胞创造一种无菌无毒、恒温的密闭环境。细胞培养箱是细胞培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0003]细胞培养器皿都是通过对接门进出培养箱,操作人员通过隔离器的手套进行作业,培养箱同隔离器的对接门要开的很大才能完成作业,当培养箱容积较大时,对接门的开口范围很容易超过隔离器对接面的面积,造成无法对接。现有培养箱大多为抽屉式或转盘式,其中,在传统的抽屉式中,细胞培养器皿在密闭的培养箱内无法移动,工位不能切换,细胞培养器皿流转进出培养箱不方便,特别是当需要取出某一编号的细胞培养器皿时,需要将培养箱内细胞培养器皿全部取出,再一一放回去,取放时间长。虽然转盘式能通过转盘的旋转,取出想要的特定编号的细胞培养器皿,但由于转盘的工位无法升降,对接门在竖直方向上需要开的很大。同时,细胞培养器皿内的细胞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实时观察和拍照,以了解细胞的生长情况。抽屉式通常是在每个细胞培养器皿下面放置一个电子显微镜模组,转盘式则是在每层转盘下面放置一个电子显微镜模组,这两种方式都占用了培养箱容纳培养器皿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电子显微镜成本。此外,目前的培养箱都不利于细胞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箱,培养箱取物口小,细胞培养容器取放方便;整体体积大,有利于细胞的大规模生产。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培养箱,包括:
[0006]培养室,培养室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放置工位,全部放置工位排列呈环形,培养室设有与其中一个放置工位相对应的取物口,取物口的大小与细胞培养容器大小对应;
[0007]传动机构,用于带动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
[0008]动力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动,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
[0009]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使细胞培养容器能够在呈环形排列的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自动实现工位切换,当需要取出细胞培养容器时,传动机构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细胞培养容器移动至取物口即可取出,细胞培养容器取出方便快捷。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箱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放置工装,放置工装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带动放置工装相对于支撑架沿放
置工位所在的环形移动以带动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传递,放置工装在重力作用下可相对支撑架转动以使其始终保持同一放置方向。
[0011]本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上设置的放置工装放置细胞培养容器,利用传动机构带动放置工装移动,以实现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传递;通过放置工装能够与支撑架转动,以保持放置工装始终同一放置方向传递。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工装包括用于放置细胞培养容器的置物架和穿设在置物架顶部的连接轴,置物架通过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轴连接于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放置工装移动时,置物架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位于连接轴下方以保持其放置的细胞培养容器处于平稳状态,始终保持同一放置方向。
[0013]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置物架放置细胞培养容器,利用置物架与连接轴转动连接,使置物架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与连接轴相对旋转,以使其能够始终位于连接轴下方,从而保持其放置的细胞培养容器能够平稳移动,使细胞培养容器保持同一放置方向。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内传动组件和外传动组件,内传动组件和外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支撑架;外传动组件连接于放置工装,用于给放置工装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内传动组件与动力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放置工装移动以使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内传动组件和外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0015]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传动组件,对放置工装沿放置工位所在的环形移动起导向作用;通过设置内传动组件,带动放置工装移动,使细胞培养容器在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链条,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啮合,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均安装于支撑架,传动链条与外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一链轮连接于动力机构。
[0017]本技术方案通过链轮传动,实现放置工装在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传动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架的内轨道,传动链条上连接有若干沿内轨道滑动的内轨道轮。
[0019]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轨道和与其配合的内轨道轮,对传动链条的转动起导向作用,使传动链条传动更平稳。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传动组件包括沿放置工位所在环形设置的外轨道,外轨道安装于支撑架,外轨道中设有与放置工装一一对应连接的外轨道轮,外轨道轮沿外轨道滑动,外轨道轮与内轨道轮通过连接板传动连接。
[0021]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轨道轮,利用外轨道轮沿外轨道滑动,对放置工装沿环形移动起导向作用。
[00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轨道位于外轨道内,内轨道与外轨道的距离恒定。
[0023]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轨道与外轨道的距离恒定,以保证放置工装能够平稳传递。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固定连接于减速电机输出轴的电机链轮,以及同轴连接于第一链轮的从动链轮,电机链轮通过电机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
[00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工装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传动机构,其中一端传动机构为主动传动,另一端传动机构为被动传动,主动传动的传动机构的第一链轮与动力机构的
从动链轮连接。
[0026]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放置工装的两端分别设置传动机构,以增加放置工装沿放置工位移动的平稳性;通过设置动力机构与主动传动的传动机构连接,放置工装在主动传动的传动机构作用下沿放置工位移动,被动传动的传动机构对放置工装起导向作用。
[00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培养室设有与其中一个放置工位相对应的观察位,观察位设置有显微镜模组,显微镜模组用于观察细胞培养容器中的细胞。
[0028]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观察位,利用显微镜模组对移动到观察位的细胞培养容器进行观察和拍照。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箱还包括用于形成培养室的内罩以及罩设于内罩外侧的外罩,内罩与外罩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取物口设置于外罩,保温层和内罩均设有与取物口对应的通口,显微镜模组位于培养室底部。
[0030]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外罩对保温室起防护作用,以增加培养室内的细胞培养工作的安全性;通过保温层在外罩内侧形成保温室,以维持培养室的恒温环境;通过将取物口设置在外罩上,便于取放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细胞培养容器的放置工位,全部所述放置工位排列呈环形,所述培养室设有与其中一个所述放置工位相对应的取物口,所述取物口的大小与所述细胞培养容器大小对应;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细胞培养容器在所述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放置工装,所述放置工装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放置工装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沿所述放置工位所在的环形移动以带动所述细胞培养容器在所述放置工位间传递,所述放置工装在重力作用下可相对所述支撑架转动以使其始终保持同一放置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工装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细胞培养容器的置物架和穿设在所述置物架顶部的连接轴,所述置物架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连接于所述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放置工装移动时,所述置物架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位于所述连接轴下方以保持其放置的所述细胞培养容器保持同一放置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传动组件和外传动组件,所述内传动组件和所述外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外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放置工装,用于给所述放置工装的移动起导向作用;所述内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放置工装移动以使所述细胞培养容器在所述放置工位间依次传递,所述内传动组件和所述外传动组件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啮合,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奇点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