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2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所述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包括:充电开始前,确定理论充电电量、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初始充电电压及初始充电电流;充电过程中,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充电电流;响应于满足充电截止条件,结束充电流程,记录本次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量、充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充电时长;放电开始前,确定理论放电电量、理论放电平均功率及初始放电电流;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达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放电电流;响应于满足放电截止条件,结束放电流程,记录本次放电过程中的放电电量、放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放电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充放电功率实现动态调节。充放电功率实现动态调节。充放电功率实现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功率调节的
,涉及一种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储能电站的应用场景分为发电侧和用户侧。针对用户侧的使用场景,一般多为削峰填谷,通过峰谷的电价差获取收益。通常在配置用户侧储能电站时,根据电站的容量和配备的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储能变流器)功率,根据峰谷的时段,配置放电充电功率,充电截止调节和放电截止条件。
[0003]在电站运行初期,电池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定时定功率充放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应用需求,但随着时间推移,电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电池出现老化,以及随着季节变化温度随着变化,电站内部电池温度分布不均,都会影响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效率,与此同时,不同温度和不同倍率的放电会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放电功率不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池大功率放电比小功率放电容量损失更大(相对新电池),低温时放电大功率比中小功率容量损失更大。实际电站的运行工况会更为复杂一些,比如某些原因的停电造成充电或者放电时间缩短,最终都会影响到储能电站的收益和电站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合理地对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进行调节等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合理地对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进行调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所述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包括:充电开始前,确定理论充电电量、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初始充电电压及初始充电电流;充电过程中,根据充电输出电压、充电输出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充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充电电流;响应于满足充电截止条件,结束充电流程,记录本次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量、充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充电时长;放电开始前,确定理论放电电量、理论放电平均功率及初始放电电流;放电过程中,根据放电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放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放电电流;响应于满足放电截止条件,结束放电流程,记录本次放电过程中的放电电量、放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放电时长。
[000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开始前,确定理论充电电量、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初始充电电压及初始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令所述理论充电电量Qc=(Ep*K1*(100

SOC))/100,其中,Ep表示电站额定总能量,K1表示电池衰减系数,SOC表示荷电状态值;令所
述理论充电平均功率Pc=Qc/H0*K2,其中,Qc表示所述理论充电电量,H0表示谷时段时长,K2表示电池有效充电时长系数;当当前电池总电压小于电池平台电压时,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平台电压,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流为第一电流;当所述当前电池总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平台电压时,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压为电池充满电压,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流为所述理论充电平均功率与所述当前电池总电压的比值,所述第一电流小于所述比值。
[000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过程中,根据充电输出电压、充电输出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充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充电过程中,初始当前电池总电压小于平台电压,直至所述初始当前电池总电压达到所述平台电压时,调节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充电过程中,确定当前时间段到下一时间段内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和累计充电电量,根据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的大小关系确定充电功率的调整方向。
[000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的大小关系确定充电功率的调整方向的步骤,包括:若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大于第一标定值,且未达到单体充电保护电压,则将充电功率朝减小方向调整。若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小于第二标定值,且当前充电功率小于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则将充电功率朝增加方向调整。
[001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截止条件包括:充电输出停止判断条件或充电流程结束判断条件;所述充电输出停止判断条件是指单节电压过充、充电设定时间到或电池充满;所述充电流程结束判断条件是指充电设定时间到或满足需要立刻放电的条件。
[001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开始前,确定理论放电电量、理论放电平均功率及初始放电电流的步骤,包括:令所述理论放电电量Qd=(Ep*K1*SOC)/100;其中,Ep表示电站额定总能量,K1表示电池衰减系数,SOC表示荷电状态值;令所述理论放电平均功率Pd=Qd/H1*K3;其中,Qd表示理论放电电量,H1表示峰时段时长,K3表示电池有效放电时长系数;设定所述初始放电电流为所述理论放电平均功率与所述当前电池总电压的比值。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电过程中,根据放电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放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放电电流的步骤,包括:放电过程中,确定当前时间段到下一时间段内最低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和累计放电电量,根据所述最低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的大小关系确定放电功率的调整方向。
[001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截止条件包括:放电输出停止判断条件或放电流程结束判断条件;所述放电输出停止判断条件是指单节电压过放、放电设定时间到或电池总电压低于储能变流器正常允许工作电压;所述放电流程结束判断条件是指放电设定时间到或满足需要立刻充电的条件。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调节装置执行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
[0016]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及调节装置,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通过调整设定的调节系数为电池衰减系数K1、电池有效充电时长系数K2以及电池有效放电时长系数K3三个系数,可实现对电池实际可充可放容量的调节,对充放电功率进行动态调节,最终实现削峰填谷最大经济收益。
[0018](2)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以实时监测的电压上升或者下降的速率来反应当前电池的工况,尤其在充电或者放电末尾期,通过快速的反馈调整,最大限度实现对电池有效充电和有效放电。根据电站运行的实际工况,动态反馈调节充电或放电功率,延长电站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包括:充电开始前,确定理论充电电量、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初始充电电压及初始充电电流;充电过程中,根据充电输出电压、充电输出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充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充电电流;响应于满足充电截止条件,结束充电流程,记录本次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量、充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充电时长;放电开始前,确定理论放电电量、理论放电平均功率及初始放电电流;放电过程中,根据放电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放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放电电流;响应于满足放电截止条件,结束放电流程,记录本次放电过程中的放电电量、放电平均功率以及实际放电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始前,确定理论充电电量、理论充电平均功率、初始充电电压及初始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令所述理论充电电量Qc=(Ep*K1*(100

SOC))/100,其中,Ep表示电站额定总能量,K1表示电池衰减系数,SOC表示荷电状态值;令所述理论充电平均功率Pc=Qc/H0*K2,其中,Qc表示所述理论充电电量,H0表示谷时段时长,K2表示电池有效充电时长系数;当当前电池总电压小于电池平台电压时,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平台电压,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流为第一电流;当所述当前电池总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平台电压时,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压为电池充满电压,设定所述初始充电电流为所述理论充电平均功率与所述当前电池总电压的比值,所述第一电流小于所述比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过程中,根据充电输出电压、充电输出电流确定的功率达到当前充电功率输出条件时,利用预设步长调整当前充电电流的步骤,包括:充电过程中,初始当前电池总电压小于平台电压,直至所述初始当前电池总电压达到所述平台电压时,调节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充电过程中,确定当前时间段到下一时间段内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和累计充电电量,根据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的大小关系确定充电功率的调整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站的充放效率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高单节电芯电压变化率的大小关系确定充电功率的调整方向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佩张志义郭雅楠顾单飞郝平超丁鹏吴炜坤周国鹏王文福严晓赵恩海陈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