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及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2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包括用于安装在活塞与油缸缸体内周面之间的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用于在活塞杆与缸盖之间的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所述第一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一外环和2个第一内环,所述第二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二内环和2个第二外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结构,包括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油缸、缸盖、活塞、活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环组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增强了适应性,并且稳定性更高。金属材料耐磨性良好,不易受到损伤,延长了密封环组的使用寿命,延长检修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及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阻尼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及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阻尼器是一种用来防止建筑、装置或管道由于干扰力引起破坏的机械装置。液压阻尼器是一种对速度反应灵敏的减振装置,在发生外部干扰力时,它借助特殊结构阀门控制液压缸活塞移动以抑制管道或设备周期性载荷和冲击载荷影响。正常工作状态下还需要适应设备和管道热胀冷缩的要求。液压阻尼器在建筑、核电、火电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于防止管道或设备因地震、水锤、气锤、风载等冲击载荷造成的破坏。
[0003]液压阻尼器工作过程分为刚柔两种状态,在管道或设备正常热膨胀时能随之缓慢移动,几乎没有阻尼力,此时表现为柔;载荷瞬变时活塞杆将于油缸相对固定,提供与瞬变载荷同样大小的反向阻力,扼制管道或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减小振幅,从而起到保护管道或设备的作用,此时表现为刚。这个瞬变载荷即为阻尼器设计的额定载荷。液压阻尼器中两项关键核心技术一是特殊结构阀门的设计、一是密封环组的设计。
[0004]为了满足液压阻尼器的特性,需要阻尼器活塞上使用的密封环具备受冲击力时能够将活塞与油缸的间隙完全密封,冲击力吸收后将活塞与油缸的间隙再次形成,有助于活塞按需移动。现有技术中液压阻尼器中活塞密封使用的密封件以往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对使用环境及条件要求较为苛刻,耐高温、低温等工况下使用的非金属密封圈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另外,阻尼器刚柔两种状态转换时,非金属的密封圈膨胀后不能快速释放产生间隙,因此非金属密封圈功能单一,仅能起到密封作用,且阻力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及密封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包括用于安装在活塞与油缸缸体内周面之间的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用于安装在活塞杆与缸盖之间的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所述第一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一外环和2个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外环包括第一圆环体,在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内周面左、右两侧沿径向对称设有第一环形内锥面,所述第一内环包括第二圆环体,在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内锥面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外锥面,2个第一内环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外锥面与第一环形内锥面相配合对称置于第一圆环体内的内部左、右两侧;
[0007]所述第二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二内环和2个第二外环,所述第二内环包括第三圆环体,在第三圆环体的外周面左、右两侧沿径向对称设有第二环形外锥面,所述第二外环包括第四圆环体,在所述第四圆环体的内周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外锥面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内锥面,2个第二外环分别通过第二环形内锥面与第二环形外锥面相配合对称置于第三圆环体
的外部左、右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均采用65Mn弹簧钢制成。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内环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轴向内孔,2个第一内环置于第一外环内,在2个第一内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轴向内孔内安装第一弹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采用55CrSiA弹簧钢制成。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外环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轴向内孔,2个第二外环置于第二内环外,在2个第二外环相对应位置的第二轴向内孔内安装第二弹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采用55CrSiA弹簧钢制成。
[0014]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结构,包括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油缸、缸盖、活塞、活塞杆,活塞设置于油缸缸体内,油缸缸体前端设有缸盖,缸盖中心设有通孔,活塞的前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自通孔伸出缸盖,活塞连同活塞杆沿轴向在油缸内前后移动;在所述活塞与油缸缸体内周面之间设有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在所述活塞杆与缸盖之间设有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塞外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的左、右两侧的活塞外周面上分别套装有1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其中,第一组合密封环的2个第一内环分别套装在活塞的外周面上,第一外环的外周面与油缸缸体的内周面可滑动贴合;在每个第一组合密封环的外侧依次安装有垫片及第一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与环形凸起限定第二组合密封环的轴向运动自由度;
[0016]在所述缸盖的通孔右侧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且通孔、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的内径依次增大,在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组合密封环,第二内环套装在活塞杆外周面上,2个第二外环的外周面与缸盖的第一环形凹槽内周面可滑动贴合,在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锁紧螺母与通孔与第一环形凹槽形成的台阶面限定第二组合密封环的轴向运动自由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包括用于安装在活塞与油缸缸体内周面之间的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用于安装在活塞杆与缸盖之间的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其中,第一组合密封环的第一外环和2第一内环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内锥面及第一环形外锥面滑动贴合、第二外环和第二内环之间通过第二环形内锥面和第二环形外锥面滑动贴合,当活塞杆及活塞承受载的荷值未达到额定载荷要求时,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组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此时油缸内活塞两侧腔体的液压油可以自由通过,阻尼器活动自如。当活塞杆及活塞受到突变的拉压载荷达到额定载荷要求时,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可实现将活塞与油缸间的间隙、活塞杆与缸盖之间的间隙完全密封的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采用全金属材料制造。由于金属在高温、低温环境中性能远优于现在广泛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全金属制造的密封环组增强了适应性,并且稳定性更高。金属材料耐磨性良好,不易受到损伤,延长了密封环组的使用寿命,延长检修周期。金属的密封环组在增强设备安全稳定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制造和后期维护成本,本
专利技术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的第一组合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的第二组合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外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活塞与油缸缸体内周面之间的2个第一组合密封环和用于在活塞杆与缸盖之间的1个第二组合密封环,所述第一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一外环和2个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外环包括第一圆环体,在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内周面左、右两侧沿径向对称设有第一环形内锥面,所述第一内环包括第二圆环体,在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内锥面相匹配的第一环形外锥面,2个第一内环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外锥面与第一环形内锥面相配合对称置于第一圆环体内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组合密封环包括第二内环和2个第二外环,所述第二内环包括第三圆环体,在第三圆环体的外周面左、右两侧沿径向对称设有第二环形外锥面,所述第二外环包括第四圆环体,在所述第四圆环体的内周面上设有与第二环形外锥面相匹配的第二环形内锥面,2个第二外环分别通过第二环形内锥面与第二环形外锥面相配合对称置于第三圆环体的外部左、右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均采用65Mn弹簧钢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环的内侧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轴向内孔,2个第一内环置于第一外环内,在2个第一内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轴向内孔内安装第一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压阻尼器的密封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采用55CrSiA弹簧钢制成。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宽唐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鑫通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