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213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包括手持座、供液机构、驱动机构、打散机构、喷药机构和罩体,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供液机构用于向喷药机构输送药剂;所述驱动机构固设于手持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打散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打散机构旋转,所述喷药机构与打散机构连接;所述罩体围设于打散机构以及喷药机构的外侧,所述罩体可相对打散机构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以及供液机构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申请公开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供液机构先向喷药机构输送药剂,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打散机构转动,以打散红火蚁的巢穴,可对巢内的红火蚁进行灭杀;罩体用于限定红火蚁的活动范围并用于避免泥土飞溅,提高作业安全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有害生物治理用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分布广泛,适应性强,食性杂,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攻击性,为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0003]红火蚁对人体有攻击性,且会重复蜇刺人体;若红火蚁的蚁巢被干扰或被破坏,红火蚁会迅速出巢并发出强烈的攻击行为:红火蚁以上颚钳住人的皮肤,以腹部末端的螯针对人体连续叮蜇多次,每次叮蜇时都从毒囊中释放毒液;人体被红火蚁叮蜇后,常会有如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水泡,少数过敏人群还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即红火蚁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0004]进一步地,红火蚁会对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会破坏草皮植被,使堤坝容貌千疮百孔,破坏土壤稳定性,导致水土流失;红火蚁还会破坏公共措施,红火蚁会损坏灌溉系统或损坏电线,导致设备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化学方式防治红火蚁,采用诱杀药剂引诱并杀害红火蚁,但普遍存在引诱能力差的问题,红火蚁仅取食少量药剂,无法有效杀灭红火蚁,且会导致环境被污染。
[0006]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可打散红火蚁的巢穴,并对巢内的红火蚁进行有效灭杀;且可使蚁丘下沉至与地面持平,减少水利工程堤坝水土流失。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包括手持座、供液机构、驱动机构、打散机构、喷药机构和罩体,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供液机构用于向所述喷药机构输送药剂;所述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手持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打散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打散机构旋转,所述喷药机构与所述打散机构连接;所述罩体围设于所述打散机构以及所述喷药机构的外侧,所述罩体可相对所述打散机构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以及所述供液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0]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打散机构包括打散杆,所述打散杆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喷药机构与所述打散杆连接;所述打散杆的底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轴套和抵块,所述轴套与所述打散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叶片;所述抵块内设置有升温片,所述升温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1]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叶片的外侧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连接有打散链。
[0012]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连接座以及一根或多根喷药杆,所述连接座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打散杆连接,所述喷药杆固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所述供液机构与所述连接座的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连接座输送药剂;所述连接座的内腔与所述喷药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喷药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嘴。
[0013]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罩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打散杆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供液机构连接;所述罩体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打散杆连接,并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喷药杆连接。
[0014]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罩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抵片,所述抵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抵片的内壁设置有波浪形褶皱。
[0015]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手持座包括固定块,所述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第一把手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16]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供液机构包括供液箱和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供液箱连接,所述供液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供液箱包括箱体和密封盖,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驱动部,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用于盛放药剂的溶液槽,所述驱动部用于将溶液槽内的药剂输送至供液管;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密封盖配合连接。
[0017]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控制装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箱门,所述箱门上开设有门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装置的固定座。
[0018]所述的红火蚁的治理装置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以及两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块;所述供液箱还包括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处,所述进液口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定所述过滤框的活动位置。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1](1)通过喷药机构向罩体范围内的环境喷洒药剂,使巢内的红火蚁接触定量的药剂,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打散机构转动,可打散红火蚁的巢穴,确保巢内的红火蚁充分接触药剂,有效杀灭红火蚁;
[0022](2)打散机构可将红火蚁巢穴内的蜂窝状结构快速打散,打散的土壤颗粒与药液混合后快速下沉,使原本凸起的蚁丘下沉至与地面持平,降低水利工程堤坝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概率;
[0023](3)罩体用于限定红火蚁的活动范围,避免红火蚁逃出时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损害,且可避免药剂过快挥发,确保罩体内的红火蚁被全部灭杀,大大减少红火蚁存活的数量;
[0024](4)罩体可限定泥土的飞溅范围,避免泥土飞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内,进一步提高灭蚁工作的安全度;且打散的泥土均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土量充足以完成蚁巢的回填。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套和锁紧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手持座、11

固定块、12

控制按钮、13

第一把手、2

箱体、21

密封盖、22

第二把手、23

箱门、231

门槽、24

第一连接块、25

第二连接块、3

驱动机构、41

打散杆、411

轴套、412

叶片、413

抵块、414

锁紧件、415

打散链、51

连接座、52

喷药杆、53

喷嘴、6

罩体、61

主体、62

抵片、621

波浪形褶皱、71

第一弹簧、72

第二弹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座、供液机构、驱动机构、打散机构、喷药机构和罩体,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控制装置,所述供液机构用于向所述喷药机构输送药剂;所述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手持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打散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打散机构旋转,所述喷药机构与所述打散机构连接;所述罩体围设于所述打散机构以及所述喷药机构的外侧,所述罩体可相对所述打散机构上下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以及所述供液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机构包括打散杆,所述打散杆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喷药机构与所述打散杆连接;所述打散杆的底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轴套和抵块,所述轴套与所述打散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轴套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叶片;所述抵块内设置有升温片,所述升温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外侧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连接有打散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机构包括连接座以及一根或多根喷药杆,所述连接座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打散杆连接,所述喷药杆固设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所述供液机构与所述连接座的内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连接座输送药剂;所述连接座的内腔与所述喷药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喷药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打散杆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元苏伟红罗伟祥苏锦文苏忠明钟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颢源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