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响应型介孔硅基药物载体MSN@
β
‑
CD及其制备方法和载药条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具体是涉及一种光响应型介孔硅基药物载体MSN@β
‑
CD及其制备方法和载药条件。
技术介绍
[0002]当人们患病时,较小的药物剂量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又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缓释系统是一种将化学药物与适当载体按一定形式组成的新剂型,它可以使药物缓慢进入血液,保持血药浓度稳定。与传统制剂相比,药物缓释体系具有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多种优势。
[0003]常见的纳米药物给药体系包括:纳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介孔二氧化硅以及纳米水凝胶等。其中,介孔氧化硅纳米粒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载药等多种优势,近年来在药物递送领域被广泛报道。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单纯的介孔硅纳米粒载体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泄露现象,且特异性提升有限。因此,开发基于环境变化的智能响应型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响应型介孔硅基药物载体MSN@β
‑
CD,其特征在于,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为基质,以APTES为表面改性剂引入
‑
NH2,以偶氮苯
‑
4,4'
‑
二羧酸(AZO)为光响应剂引入
‑
N=N
‑
的基团,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将β
‑
CD与AZO结合,构建光响应纳米颗粒MSN@β
‑
CD。2.光响应型介孔硅基药物载体MSN@β
‑
C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MSN的制备将1.0 g CTAB、3.5 mL 2 M NaOH溶液和480 mL去离子水加入到一个三口烧瓶中,在80 ℃下磁力搅拌30 min;然后在上述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5.0 mL的TEOS,实验结束后继续反应3 h;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产物通过离心收集,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3次;最后,真空干燥12 h后得到CTAB@MSN的产物;2)MSN
‑
NH2的制备烧瓶中加入0.5 g MSN和50.0 mL甲苯,超声使其充分分散,然后加入5.0 mL APTES,在80 ℃下回流12 h;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收集产物,无水乙醇洗涤数次;然后将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25 ℃干燥12 h即可得MSN
‑
NH2;3)MSN
‑
AZO的制备将0.3 g的4,4
’‑
偶氮苯二甲酸AZO和30.0 mL的DMF加入到烧瓶中,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5 g的1
‑
乙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宏周,来士胜,孙晓然,韩利华,乔宁,赵峥,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