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00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蕉芋肉丸主要由猪腿肉、鸡胸肉、猪板油、咸蛋黄酱、酱油、冰水、白糖、盐、卡拉胶、蕉芋粉等成分组成,其加工工艺简单,便于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肉丸皮由猪腿肉、鸡胸肉搭配使用,皮兼有猪腿肉的纤维感和鸡胸肉的脆性,而馅运用了蕉芋粉、卡拉胶以及酱料的搭配使用的口感甚佳具有口感丰富且的特点,口感多样,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也是人们普遍食用的食物之一,其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而从猪的腿部到后腿部分的肉称为猪腿肉,由于此部位整块都是瘦肉,脂肪含量极少,猪肉纤维较为细软,因此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且口感极佳的猪肉。鸡肉有白肉之称,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0003]肉丸是一种常见的猪肉和鸡肉制品食用方法,在传统的猪肉丸和鸡肉丸的加工过程中,通常是以单独加工的食用方法为主,其食用方法简单,营养较单一;同时大部分产品仍然有实心肉丸为主,很少有汤汁的食用方法。
[0004]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2423079A)提出了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该肉丸主要由猪腿肉、鸡胸肉、猪肥膘、猪血、蕉芋粉、卡拉胶、冰水等成分组成,其加工工艺科学,简单方便,易于生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肉丸皮由猪腿肉、鸡胸肉搭配使用,皮兼有猪腿肉的纤维感和鸡胸肉的脆性,而馅运用了蕉芋粉、卡拉胶搭配使用的协同效应,温度低时凝固便于加工,加热时汤汁四溢,口感甚佳。
[0005]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限于吃饱,而是更加注重口感和口味,口感单一的肉丸,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解决了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限于吃饱,而是更加注重口感和口味,口感单一的肉丸,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蕉芋肉丸,包括外层的皮和内层的陷制成,所述外层的皮由肉浆制成,所述内层的陷由酱料制成,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0008]所述外层的皮由以下成分制成:猪腿肉4~6份、鸡胸肉1~3份、猪板油1~2份、马铃薯淀粉0.5~0.8份、纯水0.2~0.4份、酱油0.2~0.3份、盐0.1~0.3份、白糖0.2~0.3份、复合磷酸盐0.03~0.05份、味精0.11~0.21份。
[0009]所述内层的馅由以下成分制成:咸蛋黄酱2~3份、酱油1~2份、冰水1~2份、白糖0.3~0.5份、盐0.03~0.05份、卡拉胶0.001~0.002份、蕉芋粉0.05~0.1份。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肉丸皮的制备:
[0012]S1.1剥皮:将4~6份猪腿肉、1~3份鸡胸肉的表皮剥离;
[0013]S1.2绞制:将剥皮完成的猪腿肉和鸡胸肉外加猪板油添加至绞肉机内绞碎得到肉
糜;
[0014]S1.3搅拌:将肉糜、0.5~0.8份马铃薯淀粉、0.2~0.4份纯水、0.2~0.3份酱油、0.1~0.3份盐、0.2~0.3份白糖、0.03~0.05份复合磷酸盐、0.11~0.21份味精添加至搅拌机内搅拌;
[0015]S1.4腌制:将搅拌完成的皮腌制,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肉丸皮。
[0016]S2.肉丸馅的制备:
[0017]S2.1搅拌:将2~3份咸蛋黄酱、1~2份酱油、1~2份冰水、0.3~0.5份白糖、0.03~0.05份盐、0.001~0.002份卡拉胶、0.05~0.1份蕉芋粉添加至搅拌机内部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10~20min,使得搅拌能够使馅充分混合,搅拌温度控制在10℃以下,便于馅成型。
[0018]S3.成型、蒸煮、冷却、包装、杀菌、速冻:
[0019]S3.1:将制得的肉丸皮包裹在肉丸馅的外部,制成生肉丸;
[0020]S3.2:将制得的生肉丸置于45℃温水中加热4min,之后在90℃下水煮9min,蒸煮完成后得到熟肉丸;
[0021]S3.3:将制得的熟肉丸捞出之后投入冰水中预冷即得半成品肉丸;
[0022]S3.4:将半成品肉丸晾干去除表面水分后,烘烤5~20秒上色;上色后的成品肉丸进行真空包装;
[0023]S3.5:将包装完成后的肉丸进行高温杀菌;
[0024]S3.6:将杀菌完成后的肉丸放入冷柜进行冷冻,便可获得成品肉丸。
[0025]进一步地,步骤S3.3:)中预冷的冰水水温需要保持在低于20℃,水冷的时间为5~8min,使熟肉丸降温;
[0026]进一步地,步骤S3.4:)中晾干的过程中可采用风冷或水冷对半成品肉丸表面的水分进行去除,加快了肉丸的晾干速度,提高了肉丸的生产效率;
[0027]进一步地,步骤S3.4:)中真空包装的真空度为0.08~0.1Mpa,保持封口的平整与严实;
[0028]进一步地,步骤S3.5:)中高温杀菌时将包装完成的半成品肉丸放入高温杀菌锅的内部进行高温杀菌,杀菌温度应保持在120~125℃,杀菌的时间应设定为10~20min;
[0029]进一步地,步骤S3.6:)冷柜的速冻温度应设定为

30℃~

35℃。
[00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肉丸皮由猪腿肉、鸡胸肉搭配使用,皮兼有猪腿肉的纤维感和鸡胸肉的脆性,而馅运用了蕉芋粉、卡拉胶以及酱料的搭配使用的口感甚佳具有口感丰富且的特点,口感多样,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一种蕉芋肉丸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蕉芋肉丸,包括外层的皮和内层的陷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皮由肉浆制成,所述内层的陷由酱料制成,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所述外层的皮由以下成分制成:猪腿肉4~6份、鸡胸肉1~3份、猪板油1~2份、马铃薯淀粉0.5~0.8份、纯水0.2~0.4份、酱油0.2~0.3份、盐0.1~0.3份、白糖0.2~0.3份、复合磷酸盐0.03~0.05份、味精0.11~0.21份。所述内层的馅由以下成分制成:咸蛋黄酱2~3份、酱油1~2份、冰水1~2份、白糖0.3~0.5份、盐0.03~0.05份、卡拉胶0.001~0.002份、蕉芋粉0.05~0.1份。2.本发明一种蕉芋肉丸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肉丸皮的制备:S1.1剥皮:将4~6份猪腿肉、1~3份鸡胸肉的表皮剥离;S1.2绞制:将剥皮完成的猪腿肉和鸡胸肉外加猪板油添加至绞肉机内绞碎得到肉糜;S1.3搅拌:将肉糜、0.5~0.8份马铃薯淀粉、0.2~0.4份纯水、0.2~0.3份酱油、0.1~0.3份盐、0.2~0.3份白糖、0.03~0.05份复合磷酸盐、0.11~0.21份味精添加至搅拌机内搅拌;S1.4腌制:将搅拌完成的皮腌制,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肉丸皮。S2.肉丸馅的制备:S2.1搅拌:将2~3份咸蛋黄酱、1~2份酱油、1~2份冰水、0.3~0.5份白糖、0.03~0.05份盐、0.001~0.002份卡拉胶、0.05~0.1份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如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罗浮蕉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