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96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吊钩包括直柄段、吊钩段,吊钩段末端设突缘部;直柄段设有铰接孔,铰接轴转动设于铰接孔内,防脱板后端与铰接轴固定且前端设有可卡接在突缘部下方的吊钩段内侧或可卡接在突缘部内侧的卡槽,配重板一端与铰接轴或防脱板固定且另一端延伸到吊钩段后侧,配重板扭矩大于防脱板的扭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铰接设置防脱板,并设置扭矩较大的配重板使防脱板前端的卡槽与吊钩的突缘部形成常闭结构,使得装入吊索具时通过吊索具自重可自动进入吊钩段内形成闭合的防脱钩效果,且防脱板前端的卡槽还能防止防脱板左右晃动而减少磨损使得吊索具难以脱出,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

技术介绍

[0002]行车是起重设备的俗称,可使挂在吊钩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或水平运移,在生产车间、货场等场所中广泛应用,故而行车的吊装安全是使用企业较为重视的安全指标。由于行车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械装置,它的工作特点是经常启动和制动,而在启动、制动等过程中吊钩上的重物容易晃动,此外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使行车吊钩下降太快,都容易使吊钩内的吊索具脱出,轻则造成所吊重物损坏,重则可能带来人身伤害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为了避免吊索具从行车的吊钩内脱出,一般是在吊钩的根部加装防脱板,用于防止吊钩脱钩情况的发生。但是,防脱板在装入吊索具时需要操作人员扳动防脱板,而吊索具装入后还则需再扳动防脱板使之与吊钩形成闭合才能起到防脱钩效果,不仅操作过程繁琐,且人员在吊索具下的频繁操作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也有通过在防脱板内加装复位弹簧,使防脱板与吊钩内侧形成常闭状态,而在在装入吊索具时通过吊索具的自重就能压下防脱板而进入吊钩内,随之防脱板失去重物压迫后在弹簧张力作用下,防脱板前端紧靠在吊钩尾端内壁上形成相对封闭的空腔,以防止吊索具从吊钩内脱出,从而避免了装入吊索具时的人工扳开及闭合防脱板的繁琐工作,提供了使用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材质硬度、强度不够以及操作频繁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弹簧失效、防脱板变形等情况,使防脱板不能很好地与吊钩内壁紧贴而失去防脱性能,导致需经常更换和矫正维护,从而增加了维护工作量,而且也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普通的防脱板及弹簧防脱板,在吊索具更换时都还需用单手下压防脱板,用另一只手才能将吊索具从吊钩中取出,此时下压防脱板的手极易被吊索具磕碰伤。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防脱板存在的问题,也有通过在防脱板上固定向吊钩后延伸的配重,以实现弹簧防脱板的功能,不仅能避免弹簧失效,而且吊索具更换时也能通过提起后端的配重而打开防脱板,从而避免了手被吊索具磕碰伤的危险。但是,由于防脱板的前端为直板,使得其与吊钩尾端内壁形成点接触,防脱板与吊钩尾端内壁的接触点应力较大,导致防脱板的磨损加剧,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防脱板与吊钩尾端的内壁为点接触,在行车启动、制动等过程中因重物晃动,吊索具会对防脱板形成垂直及水平方向的冲击,长时间使用后防脱板因随之左右晃动而变形,容易导致防脱板从吊钩侧部脱出而在弹簧或配重作用下向上弹出而失去防脱钩效果。另外,无论上述的常规防脱板、弹簧防脱板,以及配重式的防脱板结构,由于其防脱板在装入吊索具时都要向吊钩内旋转避让,使得吊钩内的空间被侵占,特别是在吊钩的开口位置处出现防脱板侵占,不仅使得较粗的吊索具无法顺畅的入钩或脱钩,从而限制了行车的使用范围;而且较粗的吊索具挂入吊钩后还易卡住防脱板使其不能复位,无法起到防脱钩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吊钩,所述吊钩包括直柄段、上部与直柄段连接的吊钩段,所述吊钩段远离直柄段的末端设置有突缘部;还包括铰接轴、防脱板、配重板,所述直柄段面向吊钩段的一侧设置有与吊钩轴线垂直的铰接孔,所述铰接轴转动设置于铰接孔内,所述防脱板的后端与铰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板的前端设置有可卡接在突缘部下方的吊钩段内侧或可卡接在突缘部内侧的卡槽,所述配重板一端与铰接轴或防脱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延伸到吊钩段的后侧,所述配重板的扭矩大于防脱板的扭矩。
[000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铰接设置防脱板,并设置扭矩较大的配重板使防脱板前端的卡槽与吊钩的突缘部形成常闭结构,使得装入吊索具时通过吊索具自重可自动进入吊钩段,而防脱板在配重板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形成闭合的防脱钩效果,使得应用较为便捷,不仅相比弹簧防脱板的结构强度和使用耐久性更好,而且避免了手被吊索具磕碰伤的危险。
[0007]2、本专利技术防脱板前端的卡槽不仅能够与吊钩段形成至少两点乃至线接触,接触面较大,从而减小防脱板接触点的应力而减少磨损,有效减低了检修工作量;而且卡槽还能防止防脱板左右晃动而进一步减少磨损及变形,使得吊索具难以脱出,使得其更加安全可靠。
[0008]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吊钩的直柄段上设置可旋转的转座,而使防脱板铰接在转座上,使得防脱板在装入及卸除吊索具时可随转座水平旋转而让出吊钩的开口位置,使得较粗的吊索具也能顺畅的入钩或脱钩,提高了行车适应性;而且配合防脱板前端的卡槽及配重板,在防脱板锁紧防脱状态时,卡槽可对防脱板的水平转动形成可靠的约束,从而可避免防脱板随吊钩晃动而左右水平旋转失去防脱钩效果。
[000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2之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防脱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之剖视图之一;图6为图2之剖视图之二;图中:1

吊钩,101

直柄段,102

吊钩段,103

突缘部,104

环形槽,105

定位穴,2

铰接轴,3

防脱板,301

卡槽,4

配重板,5

转座,501

铰接座,502

导向块,503

定位销,504

弹簧,505

阶梯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至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吊钩1,所述吊钩1包括直柄段101、上部与直柄段101连
接的吊钩段102,所述吊钩段102远离直柄段101的末端设置有突缘部103;还包括铰接轴2、防脱板3、配重板4,所述直柄段101面向吊钩段102的一侧设置有与吊钩1轴线垂直的铰接孔,所述铰接轴2转动设置于铰接孔内,所述防脱板3的后端与铰接轴2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板3的前端设置有可卡接在突缘部103下方的吊钩段102内侧或可卡接在突缘部103内侧的卡槽301,所述配重板4一端与铰接轴2或防脱板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延伸到吊钩段102的后侧,所述配重板4的扭矩大于防脱板3的扭矩。
[0013]如图4所示,所述卡槽301为“C”形、“V”形或“凵”形凹槽结构,或者为与相卡接的吊钩段102内侧或突缘部103内侧贴合的曲面凹槽结构。
[0014]所述防脱板3及为配重板4为“L”形或“凵”形结构,所述卡槽301设置于防脱板3前端的横梁外侧。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钩(1),所述吊钩(1)包括直柄段(101)、上部与直柄段(101)连接的吊钩段(102),所述吊钩段(102)远离直柄段(101)的末端设置有突缘部(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2)、防脱板(3)、配重板(4),所述直柄段(101)面向吊钩段(102)的一侧设置有与吊钩(1)轴线垂直的铰接孔,所述铰接轴(2)转动设置于铰接孔内,所述防脱板(3)的后端与铰接轴(2)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板(3)的前端设置有可卡接在突缘部(103)下方的吊钩段(102)内侧或可卡接在突缘部(103)内侧的卡槽(301),所述配重板(4)一端与铰接轴(2)或防脱板(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延伸到吊钩段(102)的后侧,所述配重板(4)的扭矩大于防脱板(3)的扭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1)为“C”形、“V”形或“凵”形凹槽结构,或者为与相卡接的吊钩段(102)内侧或突缘部(103)内侧贴合的曲面凹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3)及为配重板(4)为“L”形或“凵”形结构,所述卡槽(301)设置于防脱板(3)前端的横梁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连接在直柄段(101)的转座(5),所述铰接孔设置于转座(5)外壁的铰接座(5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有效防止行车吊钩脱钩的防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1)的直柄段(101)上设置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龙李军张存宝罗荣辉王罡赵强江秋孙贵爱孟昭磊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