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72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其放置在操作板上的涂料罐和注浆泵,注浆泵的进料口与涂料罐固定连接,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管,所述柔性连接管远离注浆泵的一端连接有喷涂组件;所述喷涂组件上连接有围绕喷涂组件设置的多组定位组件。本申请能够减小喷头在井道内的晃动,从而达到在井道内壁界面均匀喷涂浆液和保护井道内壁保温层的效果。均匀喷涂浆液和保护井道内壁保温层的效果。均匀喷涂浆液和保护井道内壁保温层的效果。

An inner wall spraying mechanism for outer shaft of near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喷涂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近零能耗建筑作为新型节能建筑逐渐受到建筑领域的重视。由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的排气井道、烟道等接触大气,所以排气井道、烟道等管道内部属于室外空间部分,通常需要使用喷涂装置对井道内表面进行喷涂作业用以保护保温材料,以提高排气井道、烟道等对外井道的保温节能效果。
[0003]现有的井道内壁喷涂设备包括涂料罐、注浆泵、输料管和喷头,注浆泵进料口与涂料罐连接,出料口与输料管固定连接,输料管远离注浆泵的一端与喷头固定连接,使用时启动注浆泵,涂料罐中的涂料经过注浆泵和输料管到喷头,喷头向管道内壁喷涂涂料。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喷头在井道内受到喷浆压力会发生不规则的摆动,导致喷浆不均匀以及破坏保温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喷头在井道内发生不规则摆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包括放置在操作板上的涂料罐和注浆泵,注浆泵进料口与涂料罐固定连接,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管,所述柔性连接管远离注浆泵的一端连接有喷涂组件;所述喷涂组件上连接有围绕喷涂组件设置的多组定位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注浆泵,涂料罐中的浆液经过注浆泵、柔性连接管到达喷涂组件,喷涂组件将浆液喷涂在井道内壁,喷涂过程中,定位组件稳定喷涂组件,减少喷头在井道内受到喷浆压力发生不规则摆动,进而导致井道内壁喷浆不均匀,甚至破坏保温层的情况出现。
[0009]可选的,所述喷涂组件包括喷浆器和喷嘴;所述喷浆器为刚性管,所述喷浆器一端与所述柔性连接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嘴固定连接;所述喷嘴可向四周喷涂浆液。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浆器为刚性管道,相较于柔性连接管能够减小喷头的摆动幅度,有助于喷头向井道内壁均匀喷涂浆液。
[0011]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性撑杆和弯折部;所述弹性撑杆一端与所述弯折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浆器连接;弯折部的自由端朝向喷浆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撑杆张开范围与井道直径一致,弯折部抵在井道内壁,起到稳定喷浆器的作用,弯折部有利于减少弯折部与井道内壁接触面积,喷涂组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护井道内壁涂层完整性。
[0013]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喷浆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撑杆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弹性撑杆与喷浆器构成三角稳定结构,支撑架对弹性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
[0015]可选的,所述弹性撑杆与喷浆器、支撑架与喷浆器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弹性撑杆与喷浆器之间的夹角,使其与井道直径适配。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喷浆器上,所述弹性撑杆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活动座套设在所述喷浆器靠近所述喷嘴一端,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撑杆铰接;所述喷浆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水平的螺纹槽,多个所述螺纹槽沿所述喷浆器长度方向竖直排列;所述喷浆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活动座和所述螺纹槽与所述喷浆器螺纹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活动座在喷浆器上的位置,改变支撑架与喷浆器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弹性撑杆与喷浆器之间的夹角,弹性撑杆的张开范围同步改变,使弹性撑杆的张开范围适配于井道直径。
[0019]可选的,包括操作板上固定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中心轴线与所述操作板平行;所述柔性连接管绕在所述定滑轮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连接管在输送浆液时会发生不规则的晃动,绕在定滑轮上可减小柔性连接管的晃动情况,定滑轮还可改变力的方向,便于使用者向上提拉柔性连接管。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启动注浆泵,涂料罐中的浆液经过注浆泵、柔性连接管到达喷涂组件,喷涂组件将浆液喷涂在井道内壁,喷涂过程中,定位组件稳定喷涂组件,减少喷头在井道内受到喷浆压力发生不规则摆动,进而导致井道内壁喷浆不均匀,甚至破坏保温层的情况出现。
[0023]2、弹性撑杆与喷浆器固定连接,弯折部抵在井道内壁界面,从而起到稳定喷浆器的作用,弯折部有利于减少弯折部与井道内壁接触面积,喷涂组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保护井道内壁涂层完整性。
[0024]3、通过改变活动座在喷浆器上的位置,可以改变支撑架与喷浆器之间的夹角,进而改变弹性撑杆与喷浆器之间的夹角,弹性撑杆的张开范围同步改变,使弹性撑杆的张开范围适配于井道直径。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喷涂组件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连接组件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操作板;2、井道;3、涂料罐;4、注浆泵;5、定滑轮;6、柔性连接管;7、喷涂组件;
71、喷浆器;711、螺纹槽;72、喷嘴;8、连接组件;81、固定座;82、活动座; 821、螺纹孔;822、螺栓;9、定位组件;91、弹性撑杆;911、连接座;92、弯折部;9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放置在操作板1上的涂料罐3,涂料罐3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注浆泵4,注浆泵4出料口螺纹连接有柔性连接管 6,柔性连接管6远离注浆泵4的一端连接有喷涂组件7,喷涂组件7连接有定位组件9。使用时将喷涂组件7和定位组件9伸入井道2内。
[0034]柔性连接管6为管状结构,操作板1上固定有定滑轮5,定滑轮5中心轴线与操作板 6平行,柔性连接管6绕在定滑轮5上。由于柔性连接管6在输送浆液时在喷浆冲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晃动,所以将柔性连接管6绕在定滑轮5上后能够降低柔性连接管的晃动幅度。
[0035]注浆泵4从涂料罐3中获取用于喷涂的浆液,将浆液经过柔性连接管6输送至喷涂组件7中。定滑轮5在减少柔性连接管6晃动的同时,还能够改变拉力的方向,便于使用者将柔性连接管6向上提拉。
[0036]如图1所示,喷涂组件7包括喷浆器71和喷嘴72,喷浆器71为刚性管,一端与柔性连接管6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喷嘴72螺纹连接,喷嘴72为折射微喷头,可向四周喷涂浆液。
[0037]启动注浆泵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包括放置在操作板(1)上的涂料罐(3)和注浆泵(4),注浆泵(4)的进料口与涂料罐(3)固定连接,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柔性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管(6)远离注浆泵(4)的一端连接有喷涂组件(7);所述喷涂组件(7)上连接有围绕喷涂组件(7)设置的多组定位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组件(7)包括喷浆器(71)和喷嘴(72);所述喷浆器(71)为刚性管,所述喷浆器(71)一端与所述柔性连接管(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嘴(72)固定连接;所述喷嘴(72)向四周喷涂浆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弹性撑杆(91)和弯折部(92);所述弹性撑杆(91)一端与所述弯折部(9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浆器(71)连接;弯折部(92)的自由端朝向喷浆器(7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对外井道的内壁喷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还包括支撑架(93),所述支撑架(93)一端与所述喷浆器(7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撑杆(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杨坤陈艳妮郭喜玲李泽晋李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