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6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6:00
本申请涉及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属于矿井或隧道中或其自身的安全装置领域,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使爆炸发生时,水棚可以与圆筒发生相对转动,当限位槽与限位杆分离后,针筒可以下降扎破弹性带,弹性带因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收缩,使水棚内的水可以快速排出,使爆炸发生时,水棚内的水可以更加稳定的排出,并且在爆炸未发生,粉尘被吹入水中后,在风的作用下,旋转的第一风叶可以带动针筒和V形板转动,V形板和分割针可以分割水中的气泡,加大粉尘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粉尘可以被吸附在水中。使更多的粉尘可以被吸附在水中。使更多的粉尘可以被吸附在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属于矿井或隧道中或其自身的安全装置领域,具体的属于防尘、粘尘、降尘或除尘的装置或方法;防止爆炸或火灾。

技术介绍

[0002]井下开采指的是煤炭开采中与露天开采相对应的一种开采方式。与露天开采相比,井下开采技术的难度要高得多,但由于大多数煤矿都埋藏在地下,因此必须采用井下开采方式,多数工矿工程建筑所用的矿井都会使用防爆水棚减小爆炸产生时火势的蔓延。
[0003]目前,多数煤矿井的进、回风巷以及运输巷都会安装多个防爆水棚,防爆水棚多是通过其上的挂钩挂在井道顶部的管道上,通过这种悬挂的方式,使爆炸发生时,产生的振动可以使防爆水棚晃动,使内部的水晃出,用于减小火势的蔓延,但是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通过爆炸使水棚晃动这种方式的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并且防爆水棚在矿井内未发生爆炸时,防爆水棚只能起到预防作用,功能单一。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爆水棚通过晃动使内部的水洒出,这种方式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并且防爆水棚在矿井内未发生爆炸时,防爆水棚只能起到预防作用,功能单一。
[0006](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包括水棚,所述水棚前后端的两侧均套设有挂钩,所述水棚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所述水棚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扎破弹性带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与吸尘机构配合用与吸附矿井内的粉尘;所述弹性带包括两个设置在水棚内腔中部的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圆筒,所述限位环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扎破弹性带的针筒,所述针筒的顶端通过轴承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部设置有限制气管移动的弹簧伸缩杆,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开设在水棚底端中部的弧形孔,所述圆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过弧形孔内部的连接管,位于最底部的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风管。
[0007]其中,所述圆筒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开设有供气管滑动的通孔,所使用气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盘,所述滑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长度,通过设置第一弹簧、滑盘和气管,使限位杆的端部与限位槽的内部分离后,气管可以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配合针筒扎破弹性带,并且由于滑盘封堵通孔,使圆筒内的大部分空气可以通过气管排入弹性带上的水中。
[0008]其中,所述气管的外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底端与弹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中部春茶连接有与
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槽内部的两侧为弧形,通过设置圆环、弹簧伸缩杆、限位杆、第二弹簧和限位槽,使爆炸发生时,因振动水棚和圆筒发生相对转动时,弹簧伸缩杆可以相对摆动,并且在弹簧伸缩杆摆动过程中限位杆与限位槽分离后,针筒可以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而使针筒可以向下移动扎破弹性带,使弹性带上的水可以排出,并且在限位槽的限制下,水棚未因爆炸而小幅晃动时,针筒不能向下移动。
[0009]其中,所述针筒圆周侧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针筒圆周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风叶,通过设置防护机构,使爆炸发生时,水棚可以与圆筒发生相对转动,当限位槽与限位杆分离后,针筒可以下降扎破弹性带,弹性带因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收缩,使水棚内的水可以快速排出,使爆炸发生时,水棚内的水可以更加稳定的排出,并且在爆炸未发生,粉尘被吹入水中后,在风的作用下,旋转的第一风叶可以带动针筒和V形板转动,V形板和分割针可以分割水中的气泡,加大粉尘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粉尘可以被吸附在水中。
[0010]其中,所述第一风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V形板,所述V形板的底端与针筒的圆周侧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割针,通过设置V形板和分割针,使V形板在随着针筒转动的过程中,配合分割针可以分割水中的气泡,增大进入水中的粉尘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更多的粉尘可以留在水中。
[0011]其中,所述多个所述连接管之间交错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圆周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风叶,所述连接环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通过设置连接管、第二风叶、连接环和扇叶,使第二风叶在受到水平方向风的作用下转动时,可以带动扇叶转动,进而配合连接管和伸缩风管可以将矿井内人们工作区域的空气吸入水棚内的水中,净化工作区域内的空气。
[0012]其中,所述连接环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磁环,所述磁环与相邻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磁环,使相邻两个连接管在两个磁环磁力的作用下可以相互靠近,减小连接环受到的压力,进而减小连接环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使连接环和第二风叶更容易转动。
[0013]其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圆筒的内部,且该所述连接管的圆周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与圆筒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弹簧和固定板,使人们在向下拉动伸缩风管时,最顶部的连接管可以向下移动压缩第三弹簧,进而带动夹环以及升降杆动作,并且在没有拉动连接管和伸缩风管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夹环和升降杆可以复位。
[0014]其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连接管的圆周侧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水棚下方的圆板,所述水棚底端的中部铰接有位于弧形孔两侧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铰接有斜向的夹环,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针,通过设置圆板、活动板、插针和夹环,使人们向下抽拉连接管时,圆板可以向下移动并推动夹环,使夹环、活动板和插针,使人们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使圆板推动夹环和活动板移动,使插针可以扎破弹性带,进而在人们听见爆炸声响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手动扎破弹性带,使水棚内的水浇灌在人们身上,减小人们与火焰接触的瞬间,火焰对人体的伤害。
[0015]其中,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圆筒
两侧顶部的鼓膜,位于最顶部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的前后侧均铰接有摆锤,所述升降杆的前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圆筒内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部与相邻两个摆锤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警报机构,使人们向下拉动连接管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圆筒内的摆锤转动,摆锤锤击圆筒上的鼓膜,进而发成声响,声音在经过水棚的内部时,可以被扩音,通过产生的声响可以在人们初步发现火情时,对后续人员进行一个警示;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吸尘机构和警报机构,使水棚不仅可以用于减小火灾的扩散,还可以用于警示后方人们火灾的发生,并且在未发生火情以及爆炸时,利用矿井进风机产生的风,可以驱动第二风叶和第一风叶转动,使工作区域内的空气可以进入水中进行空气净化,功能丰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包括水棚(1),所述水棚(1)前后端的两侧均套设有挂钩(3),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棚(1)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2),所述水棚(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扎破弹性带(2)的防护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4)的底部设置有吸尘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4)与吸尘机构(5)配合用与吸附矿井内的粉尘;所述弹性带(2)包括两个设置在水棚(1)内腔中部的隔板(401),两个所述隔板(401)之间设置有圆筒(404),所述限位环(403)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扎破弹性带(2)的针筒(410),所述针筒(410)的顶端通过轴承连通有气管(409),所述气管(409)的外部设置有限制气管(409)移动的弹簧伸缩杆(415),所述隔板(40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419);所述吸尘机构(5)包括开设在水棚(1)底端中部的弧形孔(507),所述圆筒(40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过弧形孔(507)内部的连接管(501),位于最底部的所述连接管(5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风管(5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04)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405),所述矩形槽(405)的一侧开设有供气管(409)滑动的通孔(406),所使用气管(40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盘(407),所述滑盘(4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8),所述滑盘(407)的直径大于通孔(406)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409)的外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圆环(414),所述圆环(414)的底端与弹簧伸缩杆(4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4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416),所述矩形块(416)的中部春茶连接有与限位槽(419)配合使用的限位杆(417),所述限位杆(417)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弹簧(418),所述限位槽(419)内部的两侧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采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410)圆周侧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气孔(411),所述针筒(410)圆周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风叶(4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生奎杨卫林丁彦龙陈元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