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65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筒体和空压机,所述筒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为空心的,所述T形杆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安装有曝气头,所述T形杆的底端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通过第一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所述筒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T形杆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当T形杆旋转时使套筒在T形杆上做活塞运动的运动组件;启动空压机使曝气头吹出超微气泡,同时启动驱动装置使T形杆带着曝气头旋转,在运动组件的作用下,筒体在T形杆上做活塞运动,从而增加曝气范围,从而曝气效果高。从而曝气效果高。从而曝气效果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和盖奇发现,对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活性污泥法就和废水处理紧密联系起来。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尤以活性污泥法的应用最广。
[0003]但是,传统废水曝气一般有两种基本方法,(1)利用浸没式多孔扩散器或空气喷嘴将空气或纯氧充入废水中即鼓风曝气。(2)利用机械设备搅动废水使大气中的空气溶解于废水中,即机械曝气。这两种方法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溶解氧,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就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废水曝气没有充足的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就不能发挥氧化分解作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筒体和空压机,所述筒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为空心的,所述T形杆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安装有曝气头,所述T形杆的底端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通过第一管道与空压机连通,所述筒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T形杆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当T 形杆旋转时使套筒在T形杆上做活塞运动的运动组件。
[0006]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使套筒在T形杆上做活塞运动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轴心处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往复螺纹上啮合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套筒之间铰接有连杆。
[0007]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驱动T形杆旋转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筒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T形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08]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强混合效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心轴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轮,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轮旋转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搅拌轮外环处固定连接的齿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传动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有所述第一齿轮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齿轮与齿圈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齿圈啮合。
[0011]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使相邻的两个搅拌轮旋转方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组所述第一齿轮交错设置。
[0012]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进一步加强曝气效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为,所述搅拌轮内的搅拌杆上开设有微孔,所述搅拌杆和中心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轮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搅拌杆和中心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通,所述中心轴通过第二管道与空压机相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空压机上安装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的另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启动空压机使曝气头吹出超微气泡,同时启动驱动装置使T形杆带着曝气头旋转,在运动组件的作用下,筒体在T形杆上做活塞运动,从而增加曝气范围,从而曝气效果高。
[0017]2、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启动电机使第一齿轮带着齿圈旋转,从而使搅拌轮旋转,从而增强氧气混合效果。
[0018]3、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启动空压机使空气进入第二管道,再进入中心轴内,最后通过搅拌杆从而微孔中出去,从而增加曝气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筒体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搅拌轮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筒体;2、空压机;3、T形杆;4、套筒;5、曝气头;6、第一管道;7、中心轴;8、螺母;9、连杆;10、电机;11、带轮;12、搅拌轮; 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旋转接头;16、第二管道;17、三通控制阀;18、齿圈;19、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包括筒体1和空压机2,所述筒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T形杆3,所述T形杆3为空心的,所述T形杆3 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一端安装有曝气头5,所述T形杆3 的底端与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3通过第一管道6与空压机2连通,所述筒体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T形杆3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套筒4上安装有当T形杆3旋转时使套筒4在T形杆3上做活塞运动的运动组件。
[0026]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启动空压机2使曝气头5吹出超微气泡,同时启动驱动装置使T形杆3带着曝气头5旋转,在运动组件的作用下,筒体1在T 形杆3上做活塞运动,从而增加曝气范围,从而曝气效果高。
[0027]具体的,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1轴心处的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底部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往复螺纹上啮合有螺母8,所述螺母8与套筒4之间铰接有连杆9,T形杆3旋转使螺母8在往复螺纹上升降,从而使连杆9运动,从而筒体1在T形杆3上做活塞运动。
[0028]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筒体1上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和T形
杆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带轮11,两个所述带轮11之间通过皮带 19传动连接。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7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轮12,所述筒体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轮12旋转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电机10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30]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搅拌轮12外环处固定连接的齿圈18,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齿圈18传动连接,启动电机10使第一齿轮13带着齿圈18旋转,从而使搅拌轮12旋转,从而增强氧气混合效果。
[0031]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一齿轮13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齿轮13 与齿圈18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一齿轮13通过第二齿轮14与齿圈18啮合。
[0032]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齿轮13交错设置,使相邻的两个搅拌轮12的旋转方向相反。
[0033]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轮12内的搅拌杆上开设有微孔,所述搅拌杆和中心轴7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轮12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接头15,所述搅拌杆和中心轴7通过旋转接头15相连通,所述中心轴7通过第二管道16与空压机2相连通,启动空压机2使空气进入第二管道16,再进入中心轴7内,最后通过搅拌杆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空压机(2),所述筒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T形杆(3),所述T形杆(3)为空心的,所述T形杆(3)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一端安装有曝气头(5),所述T形杆(3)的底端与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T形杆(3)通过第一管道(6)与空压机(2)连通,所述筒体(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T形杆(3)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套筒(4)上安装有当T形杆(3)旋转时使套筒(4)在T形杆(3)上做活塞运动的运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1)轴心处的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底部设置有往复螺纹,所述往复螺纹上啮合有螺母(8),所述螺母(8)与套筒(4)之间铰接有连杆(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筒体(1)上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和T形杆(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带轮(11),两个所述带轮(11)之间通过皮带(19)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纳米气泡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轮(12),所述筒体(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轮(12)旋转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电机(10)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婷潘文博刘国亭杨华严冰韩志远解鸣晓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