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06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风力机和浮岛载体;浮岛载体固定在水体表面,浮岛载体包括浮岛主体;浮岛主体设有主腔、曝气管、排气管和进气管,浮岛主体上表面设有进气口;进气管上端与进气口相连,下端与主腔连通;主腔内设有旋转风轮;风力机位于浮岛载体上方,风力机的转轴能够带动旋转风轮旋转并使气体从进气口沿进气管进入主腔;曝气管位于主腔外部;主腔的侧面通过排气管与曝气管连通;曝气管与水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风能直接对水体进行曝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生态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中湖泊、城市河道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善周边景观和环境,同时还有助于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居民的舒适度。但城市中的湖泊、河道多为静水,若水体的生态治理不当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由于落叶及生活垃圾的影响,水体会发黑发臭。水体污染不仅会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0003]为解决湖泊、城市河道中的生态治理问题,多采用生态浮岛和在水体中加入增氧装置的办法。生态浮岛利用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能够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同时增加水体中溶氧量。增氧装置则需要在湖泊、河道中布置电网才能正常使用。二者在面对水体面积较大的情况时,则需要通过扩大生态浮岛面积和电网铺设范围来实现水体的生态治理,治理成本大。
[0004]也有通过将风力发电机作为分布式电源来为水体曝气的技术方案,但是装置中都需要额外配置鼓风机或压缩机,装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能够利用风能直接对水体进行曝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包括风力机和浮岛载体;
[0008]所述浮岛载体固定在水体表面,浮岛载体包括浮岛主体;
[0009]所述浮岛主体设有主腔、曝气管、排气管和进气管,浮岛主体上表面设有进气口;
[0010]所述进气管上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下端与所述主腔连通;
[0011]所述主腔内设有旋转风轮;
[0012]所述风力机位于浮岛载体上方,风力机的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风轮旋转并使气体从进气口沿进气管进入主腔;
[0013]所述曝气管位于主腔外部;
[0014]所述主腔的侧面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曝气管连通;
[0015]所述曝气管与水体连通。
[0016]优选的,还包括上聚风罩、下聚风罩、上聚风罩支撑杆和下聚风罩支撑体;
[0017]所述上聚风罩和下聚风罩形状相同,对称设置于所述风力机的上下两端;
[0018]所述上聚风罩包括连接部一和聚风部一;所述连接部一为圆形的平板;所述聚风部一为环形的曲面板,固定于连接部一的外侧,与连接部一同心;
[0019]所述下聚风罩包括连接部二和聚风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为圆形的平板,连接部二
中心设有用于穿过风力机的转轴的通孔二,连接部二下端面通过所述下聚风罩支撑体与所述浮岛主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聚风部二为环形的曲面板,固定于连接部二的外侧,与连接部二同心,聚风部二的下端与浮岛主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二;
[0020]所述上聚风罩支撑杆上端与聚风部一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聚风部二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21]聚风部一和聚风部二的凸面相对。
[0022]优选的,所述旋转风轮包括旋转风轮的转轴、风轮片固定环、第一风轮片、第二风轮片和风轮连接件;
[0023]所述风轮片固定环呈环形;
[0024]所述风轮连接件均匀排布,内端与所述旋转风轮的转轴固定连接,外端与风轮片固定环固定连接,风轮连接件的上端面与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平齐;
[0025]所述第一风轮片为曲面形,竖直设立,均匀排布,内端与旋转风轮的转轴固定连接,下端面与风轮连接件的上端面、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26]所述第二风轮片为曲面形,竖直设立,均匀排布,下端面与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风轮片与旋转风轮的转轴不接触;
[0027]第一风轮片和第二风轮片的弯曲方向一致;第二风轮片和第一风轮片的高度相同,第二风轮片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风轮片的径向尺寸。
[0028]优选的,所述第二风轮片的径向尺寸为所述第一风轮片的径向尺寸的一半;第一风轮片外端与所述旋转风轮中心的距离与所述主腔的内径之比为(3:8)

(19:40)。
[0029]优选的,还包括风力发电机、蓄电池、驱动电机、垃圾贮存槽、水泵、安装板、控制器和旋转水轮;
[0030]所述蓄电池、驱动电机、水泵和控制器位于所述浮岛主体内部;
[0031]所述浮岛主体为圆柱形的空腔;
[0032]所述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所述上聚风罩上端,与蓄电池电连接;
[0033]所述连接部一中心设有用于穿过风力机的转轴的通孔一;所述风力机的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一与风力发电机相连;
[0034]所述安装板为环形,与浮岛载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浮岛载体不完全接触,安装板上部外侧面设有水平的、呈圆环形的旋转水轮连接板;
[0035]所述垃圾贮存槽卡置于安装板和浮岛载体之间;垃圾贮存槽下部通过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水泵连接;
[0036]所述旋转水轮整体呈圆形,搭接在旋转水轮连接板上;
[0037]蓄电池用于为驱动电机、水泵供电;
[0038]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水轮绕浮岛载体旋转;
[0039]水泵用于排出垃圾贮存槽内的水;
[0040]控制器与蓄电池、水泵和驱动电机电连接。
[0041]优选的,所述浮岛载体还包括呈环形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表面与浮岛主体的上表面平齐,内侧面与浮岛主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连接体的厚度小于浮岛主体,连接体外侧面设有凸出部;
[0042]所述安装板内侧面与所述凸出部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上端面与凸出部上端面平
齐,安装板设有三个垃圾汇入口;
[0043]所述垃圾汇入口上端与所述旋转水轮连接板平齐;
[0044]所述垃圾贮存槽设有三个,为弧形,卡置于安装板与连接体之间,垃圾贮存槽的内侧面与连接体的外侧面相贴,外侧面与安装板的内侧面相贴,外侧面上端与垃圾汇入口下端平齐,两端与凸出部的端面相贴,垃圾贮存槽的端部下方设有网状结构;
[0045]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依次穿过所述连接体、凸出部后与所述网状结构连通。
[0046]优选的,所述连接体还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所述连接体下端面与水体接触。
[0047]优选的,所述旋转水轮包括水轮连接件一、水轮连接件二和旋转轮片;
[0048]所述水轮连接件一为环形,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端面、下端面和外侧面,内部固定有环形的外齿轮,水轮连接件一的下端面搭接在旋转水轮连接板上,上端面的内侧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大间隙配合;
[0049]所述安装板和旋转水轮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滚珠;
[0050]所述水轮连接件二竖直设立,上端与水轮连接件一下端面的外侧相连,下端与旋转轮片的外侧相连;
[0051]所述旋转轮片的上端面与水面、垃圾汇入口的下端面平齐,内侧面与安装板的外侧面大间隙配合,下端面低于安装板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机和浮岛载体;所述浮岛载体固定在水体表面,浮岛载体包括浮岛主体;所述浮岛主体设有主腔、曝气管、排气管和进气管,浮岛主体上表面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上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下端与所述主腔连通;所述主腔内设有旋转风轮;所述风力机位于浮岛载体上方,风力机的转轴能够带动所述旋转风轮旋转并使气体从进气口沿进气管进入主腔;所述曝气管位于主腔外部;所述主腔的侧面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曝气管连通;所述曝气管与水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聚风罩、下聚风罩、上聚风罩支撑杆和下聚风罩支撑体;所述上聚风罩和下聚风罩形状相同,对称设置于所述风力机的上下两端;所述上聚风罩包括连接部一和聚风部一;所述连接部一为圆形的平板;所述聚风部一为环形的曲面板,固定于连接部一的外侧,与连接部一同心;所述下聚风罩包括连接部二和聚风部二;所述连接部二为圆形的平板,连接部二中心设有用于穿过风力机的转轴的通孔二,连接部二下端面通过所述下聚风罩支撑体与所述浮岛主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聚风部二为环形的曲面板,固定于连接部二的外侧,与连接部二同心,聚风部二的下端与浮岛主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二;所述上聚风罩支撑杆上端与聚风部一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聚风部二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聚风部一和聚风部二的凸面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风轮包括旋转风轮的转轴、风轮片固定环、第一风轮片、第二风轮片和风轮连接件;所述风轮片固定环呈环形;所述风轮连接件均匀排布,内端与所述旋转风轮的转轴固定连接,外端与风轮片固定环固定连接,风轮连接件的上端面与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第一风轮片为曲面形,竖直设立,均匀排布,内端与旋转风轮的转轴固定连接,下端面与风轮连接件的上端面、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轮片为曲面形,竖直设立,均匀排布,下端面与风轮片固定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风轮片与旋转风轮的转轴不接触;第一风轮片和第二风轮片的弯曲方向一致;第二风轮片和第一风轮片的高度相同,第二风轮片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风轮片的径向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轮片的径向尺寸为所述第一风轮片的径向尺寸的一半;第一风轮片外端与所述旋转风轮中心的距离与所述主腔的内径之比为(3:8)

(19:4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分布式风能的水体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力发电机、蓄电池、驱动电机、垃圾贮存槽、水泵、安装板、控制器和旋转水轮;所述蓄电池、驱动电机、水泵和控制器位于所述浮岛主体内部;
所述浮岛主体为圆柱形的空腔;所述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所述上聚风罩上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连接部一中心设有用于穿过风力机的转轴的通孔一;所述风力机的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一与风力发电机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新任磊郭兴文王浩汪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