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63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50
本申请涉及一种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联动部、转动控制件、连接部、倾角仪以及穿刺引导器,联动部固定至扫描床,另一端与连接部的后端连接,转动控制件可转动设置在联动部上,倾角仪设置在连接部上,穿刺引导器可拆卸安装在连接部的前端,穿刺引导器呈板状结构,开有多个穿刺孔,板面角度与倾角仪的角度相匹配,旋拧转动控制件,联动部的两端能够相对锁定或者在预设范围内活动配合倾角仪调整穿刺引导器的倾斜角度。提升了该装置的活动范围,减少多次锁死多关节等冗余的操作。手术人员调至适宜位置,该装置无需在多个关节位置处分别进行锁死,有效的提高了穿刺活检、放射性粒籽植入术等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合理提高手术效率。理提高手术效率。理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非血管介入术中,均需要借助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完成靶区病灶的精准穿刺定位。例如放射性粒籽植入术需要将放射性粒籽植入针精准的插入目标组织位置,方可完成后续植入粒籽的步骤,目前通常是使用多步可锁死式的常规机械臂,并在机械臂的远端固定穿刺引导器,来实现精准的控制穿刺引导器进针角度,以使穿刺引导器能够辅助放射性粒籽植入针精确的插入人体目标组织。
[0003]常规的机械臂虽然能够实现多关节、多位置活动,但是锁死结构较为复杂,缺少一种简单的锁死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适用于校准定位向人体内插入穿刺针,包括联动部、转动控制件、连接部、倾角仪以及穿刺引导器;所述联动部的一端适用于固定至所述扫描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且所述转动控制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联动部上;所述倾角仪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穿刺引导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所述穿刺引导器呈板状结构,且板面上开设有多个穿刺孔,所述穿刺引导器的板面角度与所述倾角仪的角度相匹配;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所述联动部的两端能够相对锁定或者在预设范围内活动配合所述倾角仪调整所述穿刺引导器的倾斜角度。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部包括转动部、联动臂、转动关节、转动控制件;所述联动臂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所述转动部可相对移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转动关节与所述联动臂的远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关节的远端;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两个所述联动臂之间以及每个所述联动臂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转动关节之间能够相对锁定。或者在预设范围内活动配合所述倾角仪调整所述穿刺引导器的角度。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臂包括导向臂套和内导柱;所述导向臂套呈内部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内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臂套内,所述内导柱的近端与所述转动部相接触,所述内导柱的远端能够抵接并锁定与其相接触的所述转动关节。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楔形件与第二楔形件;所述转动部上具有转轴;所述第一楔形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能够伸入至所述导向臂套内;所述第二楔形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臂套的内侧,且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楔形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导柱相接触;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带动所述第一楔形件一同转动,所述第二楔形件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的
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或者增大,以使所述第二楔形件以及所述内导柱在所述导向臂套内具有位移量。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楔形件为一端具有斜切面的柱体结构,中部具有轴孔;述第二楔形件为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相同斜切面的柱体结构。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关节为球关节;所述导向臂套的远端安装有球套,所述球套与所述球关节的结构相匹配。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近端与所述内导柱的远端相抵接,所述抵接件的远端抵接至所述转动关节,且所述抵接件的远端具有碗状结构,所述抵接件的凹弧面半包覆所述球关节;所述球套的敞口半包覆所述球关节,且所述球套的弧形结构上开设有扩口,所述扩口与所述敞口相连通。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顶部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第二楔形件的让位缺口与所述转轴相匹配。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上预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适用于可拆卸安装所述倾角仪;其中,所述倾角仪为双轴倾角仪;所述穿刺引导器安装在所述连接部前端的插槽内且角度可调节;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穿刺引导器可拆卸连接处安装有两个以上的调节螺栓。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角度调节件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未安装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转动关节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可调节;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转动关节旁侧设置有单平面角度调节件,所述单平面角度调节件用以单一平面方向转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穿刺引导器或者锁定所述连接部。
[0014]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CT系统中的主控台,所述CT系统还包括扫描床以及CT机架,所述CT机架上设置有激光定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扫描床上;从扫描患者病灶部位获得CT图像上模拟最佳穿刺路径,并记录所述CT系统计算出的预设进针角度;基于所述扫描床校准所述倾角仪;牵引所述联动部,以使所述穿刺引导器位于患者病灶部位上方;调整所述穿刺引导器,直至所述倾角仪的角度与所述预设进针角度保持一致,锁死所述联动部;使用穿刺针从上至下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穿刺引导器适当位置处的穿刺孔与所述患者病灶部位。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扫描床校准所述倾角仪,牵引所述联动部,以使所述穿刺引导器位于患者病灶部位上方,包括:所述倾角仪校准后,在所述穿刺引导器上建立第一笛卡尔坐标系;参考所述激光定位灯照射平行于患者矢状面的Y轴激光线与平行于所述患者冠状面的X轴激光线及体表显影参照物,确定所述患者病灶部位的体表投影范围,在体表勾画并构建第二笛卡尔坐标系;牵引所述联动部至所述穿刺引导器位于所述患者病灶部位上方,在竖直方向将所述第一笛卡尔坐标系与所述第二笛卡尔坐标系相重合的同时,调整所述联动部至所述倾角仪的Y轴读数归零。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调整所述穿刺引导器,直至所述倾角仪的X轴角度与所述预设进针角度保持一致,锁死所述联动部,包括:保持所述穿刺导引器在平行于患者矢状面方向位置不动,仅在平行于患者冠状面方向调整所述穿刺导引器,直至所述倾角仪平行于人体冠状面方向的读数与所述预设进针角度保持一致,旋拧所
述转动控制件将所述联动部锁死。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使用穿刺针从上至下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穿刺引导器适当位置处的穿刺孔直至所述患者病灶部位,包括:首先,使用定位针,穿过所述穿刺引导器在所述患者病灶部位的中心处试穿;其次,通过所述CT图像、所述定位针以及所述穿刺引导器相配合,在所述穿刺引导器上确定穿刺针的进针孔位和进针深度;然后,使用所述穿刺针从该确定后的该孔位进针;最后,扫描患者病灶部位,核对所述穿刺针在所述患者体内的穿刺位置。
[00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将转动部穿设在两个联动臂的近端,通过旋动转动控制件一个部件,即可实现两个联动臂相对锁定,且具有一定稳固性的锁定方式,有效的提升了本申请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的减少多次锁死多关节等冗余的操作。当医疗及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适用于校准定位向人体内插入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部、转动控制件、连接部、倾角仪以及穿刺引导器;所述联动部的一端适用于固定至所述扫描床,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且所述转动控制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联动部上;所述倾角仪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穿刺引导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所述穿刺引导器呈板状结构,且板面上开设有多个穿刺孔,所述穿刺引导器的板面角度与所述倾角仪的角度相匹配;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所述联动部的两端能够相对锁定或者在预设范围内活动配合所述倾角仪调整所述穿刺引导器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包括转动部、联动臂、转动关节、转动控制件;所述联动臂的数量为两个,通过所述转动部可相对移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转动关节与所述联动臂的远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关节的远端;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两个所述联动臂之间以及每个所述联动臂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转动关节之间能够相对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臂包括导向臂套和内导柱;所述导向臂套呈内部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内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臂套内,所述内导柱的近端与所述转动部相接触,所述内导柱的远端能够抵接并锁定与其相接触的所述转动关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楔形件与第二楔形件;所述转动部上具有转轴;所述第一楔形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能够伸入至所述导向臂套内;所述第二楔形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臂套的内侧,且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楔形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导柱相接触;旋拧所述转动控制件,带动所述第一楔形件一同转动,所述第二楔形件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或者增大,以使所述第二楔形件以及所述内导柱在所述导向臂套内具有位移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件为一端具有斜切面的柱体结构,中部具有轴孔;所述第二楔形件为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相同斜切面的柱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为球关节;所述导向臂套的远端安装有球套,所述球套与所述球关节的结构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近端与所述内导柱的远端相抵接,所述抵接件的远端抵接至所述转动关节,且所述抵接件的远端具有碗状结构,所述抵接件的凹弧面半包覆所述球关节;所述球套的敞口半包覆所述球关节,且所述球套的弧形结构上开设有扩口,所述扩口与所述敞口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顶部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第二楔形件的让位缺口与所述转轴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CT机联用的与CT机联用的数字导航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预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睿思博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