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142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的镜片基体,以及分散在镜片基体中的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分散于整个镜片基体中,或者仅分散在镜片基体瞳孔区以外的非瞳孔区;分布有胶体晶体的区域具有防蓝光性能,并且显示出淡蓝色。该隐形眼镜具有防蓝光性能,能阻隔手机、电脑等发出的过量蓝光,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通过引入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稳定性好的胶体晶体作为防蓝光材料,避免了传统防蓝光隐形眼镜中添加的蓝光吸收剂带来的不稳定、易分解的问题。易分解的问题。易分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隐形眼镜
,尤其涉及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波长在380

500nm之间。因蓝光是可见光中能量最高的光,对人体危害较其它波长的光线更为严重。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损伤,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损害,严重威胁眼底健康。特别地,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会释放出过量蓝光,在带给人们更多方便、乐趣的同时,也会导致眼睛疲劳、近视加深、眼底损伤等视觉问题。近些年,我国近视比例在青少年中逐年增加,眼镜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开发防蓝光眼镜至关重要。
[000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蓝光眼镜的防护技术主要为以下三类:(1)吸收型防蓝光技术。在镜片基材中加入防蓝光因子,对部分蓝光波段进行吸收,实现对蓝光的阻隔;(2)反射型防蓝光技术。在镜片表面镀膜,通过膜层将部分蓝光波段进行反射;(3)镜片基材吸收+膜层反射技术。该技术综合前面两种技术的优势,进行双重防护。但是,目前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框架眼镜,较少应用于隐形眼镜。
[0004]隐形眼镜相比框架眼镜,具有美观、佩戴舒适等优点,深受年轻人喜爱。并且,在隐形眼镜制备过程中加入颜料,可以制作成彩色隐形眼镜,俗称美瞳,使眼睛更加美丽动人。市售普通隐形眼镜一般为淡蓝色或者淡绿色,一定的颜色有利于隐形眼镜的辨认和取用。但是,传统隐形眼镜通过外加化学色素实现彩色效果,色素分子会堵住镜片的部分透气孔,阻挡眼睛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分的交换,从而降低镜片的透氧透气性,一些色素分子存在潜在危害,长期佩戴可能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特别的,由于工艺难度等原因,少有防蓝光隐形眼镜问世。中国专利CN105729840A、CN110293699A、CN113462019A等均通过添加防蓝光吸收剂制作防蓝光隐形眼镜,防蓝光吸收剂大多为有机小分子,直接与眼皮接触可能会产生化学伤害,且需要多步制备过程,可操作性不强。并且,采用吸收蓝光的方法,镜片会泛黄色,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强、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防蓝光隐形眼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包括以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的镜片基体,以及分散在镜片基体中的球形颗粒状的短程有序胶体晶体;
[0008]所述胶体晶体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P(MMA

co

HEMA)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备而
成的单分散微球。
[0009]隐形眼镜镜片中心为瞳孔区,瞳孔区以外的区域为非瞳孔区;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分散于整个镜片基体中,或者仅分散在镜片基体瞳孔区以外的非瞳孔区;分布有胶体晶体的区域具有防蓝光性能,并且显示出淡蓝色。通常选择瞳孔区为直径0.5mm~8mm的圆形区域。
[001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尺寸在50nm到1000nm之间。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0013]以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备单分散微球;
[0014](2)微球组装
[0015]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单分散微球,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滴加到隐形眼镜模具的凹模部分,使其在恒温箱中进行自组装,待溶剂挥发后,制备得到胶体晶体薄膜;
[0016](3)镜片基体制备
[0017]将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至隐形眼镜模具凹模中,浸润至步骤(2)胶体晶体的空隙内,随后盖上凸模,进行聚合反应;
[0018](4)隐形眼镜的溶胀和脱模
[0019]将步骤(3)整个模具浸泡在溶液中,待镜片完全溶胀脱模,用蒸馏水浸泡清洗,即得。
[0020]步骤(1)中,所述单分散微球为球形,尺寸在50nm到1000nm之间,优选为100nm到500nm之间;尺寸分散指数在0.02~0.3,优选0.02~0.15。
[0021]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或丙酮,单分散微球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

50mg/mL,优选为10

30mg/mL;微球组装的温度控制在0

100℃,优选为50

80℃。组装过程中,单分散微球会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沿着模具壁往上爬,待溶剂挥发后,微球便自组装在隐形眼镜模具的凹模上,制备成胶体晶体薄膜。胶体晶体自组装后,可以覆盖整个隐形眼镜模具的凹模,也可以仅覆盖在非瞳孔区,覆盖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胶体晶体的自组装温度及微球溶液的浓度进行调节。
[0022]步骤(3)中,所述的单体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

β

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N

羟乙基丙烯酰胺、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3

甲基丙烯酸酯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Tris)、丙烯酰胺、N

羟甲基丙烯酸酰胺、甲基丙烯酸3

(三乙氧基硅)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3]所述交联剂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二甲基丙烯酸二缩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缩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缩乙二醇酯、二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三丙烯酸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二丙烯酸甘油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4]所述引发剂包括热引发剂或光引发剂;热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偶氮二异丙腈、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光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甲酮(1173)、1

羟基

环己基苯基甲酮(184)、4

苯基二苯甲酮
(PBZ)、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OMBB)中的任意一种。
[0025]优选地,步骤(3)中,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质量比为100:(0.2~5):(0.05~5),优选为100:(0.5~2):(0.1~2)。
[0026]优选地,步骤(3)中,当选择热引发剂时,聚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0~100℃,反应6~12小时;当选择光引发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组成的镜片基体,以及分散在镜片基体中的球形颗粒状的短程有序胶体晶体;所述胶体晶体为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备而成的单分散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分散于整个镜片基体中,或者仅分散在镜片基体瞳孔区以外的非瞳孔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颗粒状的胶体晶体尺寸在50nm到1000nm之间。4.权利要求1所述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单分散微球的制备以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材质,制备单分散微球;(2)微球组装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单分散微球,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滴加到隐形眼镜模具的凹模部分,使其进行自组装,待溶剂挥发后,制备得到短程有序胶体晶体薄膜;(3)镜片基体制备将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至隐形眼镜模具凹模中,浸润至步骤(2)胶体晶体的空隙内,随后盖上凸模,进行聚合反应;(4)隐形眼镜的溶胀和脱模将步骤(3)整个模具浸泡在溶液中,待镜片完全溶胀脱模,用蒸馏水浸泡清洗,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分散微球为球形,尺寸在50nm到1000nm之间,尺寸分散指数在0.02~0.3,采用stober法、水热合成法、乳液聚合法或沉淀聚合法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体晶体嵌入防蓝光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或丙酮,单分散微球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

50mg/mL;微球组装的温度控制在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郭心雨陈洁郝凌云李新华张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