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0119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竹柏总黄酮的提取技术方法及其在神经细胞保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竹柏叶为原料,粉碎成粗粉后,乙醇回流提取,回流液减压浓缩0.5g生药/ml,浓缩液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柱,以乙醇洗脱,收集未吸附浓缩液及洗脱液并减压浓缩,调整含醇量至85%,通过聚酰胺色谱柱乙醇洗脱。减压浓缩洗脱液干燥得竹柏叶总黄酮。本申请首次观察竹柏总黄酮对Aβ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柏活性成分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本病最早由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于1906年描述(Ferri C P,Prince M,Brayne C,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ementia:a Delphi consensus study[J].The Lancet,2006,366(9503):2112

2117.Goedert M,Spillantini M G.Acentury of Alzheimer

S disease[J].Science,2006,314(5800):777

781.),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在65岁以上人群中约为10%,85岁以上人群中约50%(Zhang YW,Thompson R,Zhang H,et al.APP processing in Alzheimer's disease[J].Mol Brain,2011,4: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深重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0003]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这两方面有关。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

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SP)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0004]Aβ是淀粉样蛋白前体降解产物,由39~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活性片段主要在第25

35个氨基酸残基(Gong CX,Shaikh S,Wang JZ,et al.Phosphatase activity toward abnormally phosphorylated tau:decrease in Alzheimer disease brain[J].Jounal of neurochemistry,1995,65(2):732

738.)。Aβ具有神经毒性,能诱发神经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破坏神经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及激活补体(Kurz A,Perneczky R.Amyloid clearance as a treatment target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J].Alzheimers Dis,2011,24Suppl 2:61

73.)。最近又有报道称寡聚体Aβ能减少神经棘突的密度并且抑制长时程增强效应(LTP)(Rowan MJ,Klyubin I,Wang Q,et al.Synaptic memory mechanisms: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 beta

peptide

induced dysfunction.Biochem Soc Trans,2007,35(Pt 5):1219

1223.)。β

淀粉样蛋白除了与神经炎斑形成有关外,同时也参与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即当神经炎斑形成以后,可溶性的β

淀粉样蛋白进入神经元,使与微管蛋白相结合的蛋白过度磷酸化而脱离了微管蛋白,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郑观成.脑老化与老年痴呆第二卷[M]:脑老化科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8.)。研究发现,AD的主要病理改变在于Aβ沉积。Aβ的神经毒性作用被认为是A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和靶点。而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正是因其由可溶性转变为不
可溶性沉积产生的(于丽红,于天贵,张庆柱.神经细胞内Aβ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机制[J].生命的化学,2010,30(03):425

428.)。因此,减少Aβ的产生,降低Aβ诱导的细胞毒性被认为是治疗AD的根本途径。
[0005]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病理情况下,Glu大量释放造成神经细胞损害是导致神经损伤和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Glu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可以通过过度激活成熟神经元膜上的Glu受体产生兴奋性神经毒性(Oliver G R,Inge B,Chung H Y,et al.Glutamate

induced cell death of immol Lortalized murine hippocampal neurons: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of heme oxygenase

1,heat shock protein70,and sodium selenite[J].Neuroscience Lett,2004,36(2):253

257.),还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谷氨酸/胱氨酸转运子的功能产生氧化性毒性,后者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有关(Vornov J」,CoyleJ T.Gutamate neurotoxicity and the inhibition of proteinsynthesis in the hippocampal slice.J Neurochem,1991;56:996~1006)。对Glu兴奋性神经毒性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对Glu氧化性神经毒性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重视,因为该毒性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Newell DW,Barth A.Papermaster V,Malouf AT.Glutamate andnonrglutamate receptor mediated toxicity caused by oxygen andglucose deprivation in organotypic hippocampal cultures.J Nerrosci,1995;15:7702~11))。
[0006]谷氨酸大量释放对神经元产生的毒性作用是导致神经损伤和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Obrenovitch T P.High extracellular glutamate and neuronal death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Cause,contri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回流提取:将竹柏叶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2

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0.5g生药/ml;(2)大孔树脂纯化醇提液上D101大孔树脂柱,95%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调整含醇量至85%。;(3)聚酰胺纯化:取大孔树脂洗脱液,通过聚酰胺柱,85%乙醇洗脱至无色,洗脱液浓缩回收乙醇,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D101,可为AB

8等非极性大孔树脂的1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竹柏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倩唐勇刘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武鸣临床医学院南宁市武鸣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