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圆柱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10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砼圆柱模板,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砼圆柱,所述砼圆柱的外侧壁两侧均设置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设置为半圆形,所述木模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多个加强钢带,多个所述加强钢带呈等间距竖直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通过企口活动连接的木模板,便于加工制作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通过设置有多个加强钢带,多个加强钢带和螺栓配合将圆柱固定,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与木枋之间的配合使圆柱不易产生位移,可降低混凝土成型尺寸误差,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大大减少了模板的损耗和制作安装时间,并且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A concrete cylindrical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圆柱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砼圆柱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模板技术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与模板工艺有很大关系,模板的设计选型、加工配置、安装拆除是否合理关系到混凝土工程质量。传统的圆柱模板主要有木板条拼装圆模板、定型钢圆模板、玻璃钢圆模板、PVC波纹管圆模板,这些传统圆模板成本高、制作安装缓慢、安全隐患多,选择何种圆柱模板方案才能保证安全、质量、快速施工和降低成本是施工中的难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砼圆柱模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圆柱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砼圆柱模板,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砼圆柱,所述砼圆柱的外侧壁两侧均设置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设置为半圆形,所述木模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多个加强钢带,多个所述加强钢带呈等间距竖直分布,所述木模板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加固组件,所述木模板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加固组件,多个所述第一加固组件与多个第二加固组件交错分布,所述地面的外侧设置有八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木枋,所述木枋的一侧与木模板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木枋的另一侧表面分别与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的内壁贴合。
[0005]优选的,两个所述木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倾斜状。
[0006]优选的,所述加强钢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栓锁口,两个所述螺栓锁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木模板之间通过企口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均由四个钢管通过扣件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制作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之间的角度为45度。
[000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0]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通过企口活动连接的木模板,便于加工制作的同时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通过设置有多个加强钢带,多个加强钢带和螺栓配合将圆柱固定,通过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与木枋之间的配合使圆柱不易产生位移,可降低混凝土成型尺寸误差,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大大减少了模板的损耗和制作安装时间,并且可以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剖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加强钢带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4]图中:1、地面;2、砼圆柱;3、木模板;4、加强钢带;5、第一加固组件;6、第二加固组件;7、木枋;8、支撑杆;9、螺栓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砼圆柱模板,包括地面1,地面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砼圆柱2,砼圆柱2的外侧壁两侧均设置有木模板3,木模板3设置为半圆形,通过两个木模板3连接形成砼圆柱的浇筑模板,两个木模板3之间通过企口活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木模板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多个加强钢带4,多个加强钢带4呈等间距竖直分布,通过多个加强钢带4对两个木模板3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木模板3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加固组件5,木模板3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加固组件6,多个第一加固组件5与多个第二加固组件6交错分布,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均由四个钢管通过扣件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制作而成,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之间的角度为45度,地面1的外侧设置有八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木枋7,木枋7的一侧与木模板3的外侧壁贴合,木枋7的另一侧表面分别与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的内壁贴合,通过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与木枋7之间的配合使圆柱不易产生位移,可降低混凝土成型尺寸误差,提高了混凝土柱的质量。
[0017]其次,两个木模板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底端与地面1固定连接,支撑杆8设置为倾斜状,通过两个支撑杆8对木模板3的外侧进行斜向支撑,提高了两个木模板3的稳定性,加强钢带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栓锁口9,两个螺栓锁口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螺栓和两个螺栓锁口9配合将加强钢带4固定套接咋两个木模板3外侧,从而对两个木模板3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保证两个木模板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8]本技术工作原理:
[0019]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砼圆柱的尺寸制作两个木模板3,然后将两个木模板3连接后安装在地面1上待浇筑砼圆柱的地点,再在两个木模板3的外侧分别套接多个加强钢带4并通过螺栓和螺栓锁口9配合将加强钢带4固定套接在木模板3外侧,对两个木模板3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然后在两个木模板3的外侧固定八个木枋7,并在木枋7的外侧依次架设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通过第一加固组件5、第二加固组件6和木枋7配合对两个木模板3进行加固,最后分别在两个木模板3的外侧加设倾斜设置的支撑杆8进行斜向加固,最后向两个木模板3之间浇筑混凝土即可。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圆柱模板,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砼圆柱(2),所述砼圆柱(2)的外侧壁两侧均设置有木模板(3),所述木模板(3)设置为半圆形,所述木模板(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多个加强钢带(4),多个所述加强钢带(4)呈等间距竖直分布,所述木模板(3)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加固组件(5),所述木模板(3)的外侧套设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加固组件(6),多个所述第一加固组件(5)与多个第二加固组件(6)交错分布,所述地面(1)的外侧设置有八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木枋(7),所述木枋(7)的一侧与木模板(3)的外侧壁贴合,所述木枋(7)的另一侧表面分别与第一加固组件(5)和第二加固组件(6)的内壁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超杨荣胜刘峰李贵刚李宁张嘉明柯愈升李明泽韩春鹏罗鹏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