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106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包含起点、终点和至少一个目标点,所述目标点设有GPS定位设备,还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存储GPS定位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在目标点位置设置有一条辅助线,所述辅助线通过目标点,所述数据分析系统识别运动对象通过辅助线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可以对帆船等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情况进行更精确的识别。况进行更精确的识别。况进行更精确的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运动数据分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增大帆船比赛的难度和提高观赏性,帆船的航线路线中通常设置有障碍物、标记物等目标点,帆船在航线时需要绕过目标点后继续航线,帆船绕过目标点的方式一般有从目标的一侧通过后绕着目标拐弯或掉头。
[0003]帆船比赛通常是在海上进行的,帆船的位置和目标点的位置均需通过其自带的GPS定位设备进行定位,帆船在航行时会实时将其位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由于目标点一旦设定,其位置信息是不变的,服务器在接收到帆船的位置信息后保存,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识别帆船是否绕过目标点,并根据帆船绕过目标点的情况对赛手进行评分。
[0004]请参考图1,现有的数据分析系统中,对帆船等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的识别方法是,在目标点的周围设置绕过目标的识别区域,帆船进入该识别区域,并离开该识别区域后,数据分析系统即识别帆船绕过目标点,并且数据分析系统现有的评分规则是:帆船越早离开识别区域,其评分越高。由于不同的帆船进入识别区域的位置不同,极大可能导致后进入识别区域的帆船,比先进入识别区域的帆船更早离开识别区域,从而导致评分不精准,所以需要一个更精准的识别方法来识别帆船等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可以对帆船等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情况进行更精确的识别。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含起点、终点和至少一个目标点,所述目标点设有GPS定位设备,还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存储GPS定位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在目标点位置设置有一条辅助线,所述辅助线通过目标点,所述数据分析系统识别运动对象通过辅助线的情况。
[0007]作为优选方案,沿着所述运动对象由起点至终点的方向,所述目标点与相邻的前后两点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辅助线与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0008]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起点、目标点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述夹角为180度,所述辅助线与起点和终点的连线垂直。
[0009]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起点、目标点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时,所述夹角为360度,所述辅助线与起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目标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起点和终点分别对称位于两个目标点的连线的两侧,所述辅助线与两个目标点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分析系统以目标点为圆心设有纠正区域,所述纠正区域
的半径为R,所述GPS定位设备的定位误差为X米,所述GPS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息的频率为Z条/秒,当运动对象的速度为Y米/秒时,所述R的算法是:R= 。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目标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两个所述目标点与起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起点到两个目标点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为基准线,在所述纠正区域内运动对象的轨迹到基准线的垂足为连接点,所述起点到连接点的距离为移动距,所述移动距最大时,对应运动对象通过所述辅助线。
[0013]所述目标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起点和终点分别对称位于两个目标点的连线的两侧,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在所述纠正区域内与两个目标的连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目标点的GPS定位设备将目标点的定位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后,数据分析系统在目标点位置设置有一条通过目标点的辅助线,帆船等运动对象在移动时,自带的GPS定位设备实时将其定位信息送到服务器,数据分析系统识别到帆船等运动对象的定位信息后,生成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当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穿过辅助线时,数据分析系统识别为该运动对象绕过目标,并且记录该运动对象穿过辅助线的时间,通过对不同运动对象穿过辅助线的时间进行评比:越早穿过辅助线,其评分越高。采用了以线代面的方法,规避了因识别区域面积大,进入识别区域和离开识别区域的时间间隔长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识别帆船等运动对象绕过目标情况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现有的识别方法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GPS定位设备误差和纠正区域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2,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运动对象从起点出发,经由目标点01右侧绕过目标点01,到达终点,起点、目标点1和终点会形成一个夹角,在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01的方向上,沿着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做辅助线02,运动对象在移动时,其自带的GPS定位设备实时将其定位信息送到服务器,数据分析系统识别到帆船等运动对象的定位信息后,生成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03,当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03穿过辅助线02时,数据分析
系统识别为该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01,并且记录该运动对象穿过辅助线02的时间。通过对不同运动对象穿过辅助线02的时间进行评比:越早穿过辅助线02,其评分越高。采用了以线代面的方法,规避了因识别区域面积大,进入识别区域和离开识别区域的时间间隔长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识别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01情况的精确度。
[0024]请参考图3,当起点、目标点04、目标点05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起点、目标点04和目标点05形成的夹角为180度,目标点04、目标点05和终点形成的夹角为180度,辅助线06和辅助线07均与起点和终点的连线垂直。当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08穿过辅助线06时,数据分析系统识别为该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04,当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08穿过辅助线07时,数据分析系统识别为该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点05。
[0025]请参考图4和图5,当起点、目标点09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时,起点、目标点09和终点形成的夹角为360度,辅助线10与起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当运动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包含起点、终点和至少一个目标点,所述目标点设有GPS定位设备,还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分析系统,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存储GPS定位设备发送的定位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在目标点位置设置有一条辅助线,所述辅助线通过目标点,所述数据分析系统识别运动对象通过辅助线的情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运动对象由起点至终点的方向,所述目标点与相邻的前后两点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辅助线与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起点、目标点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述夹角为180度,所述辅助线与起点和终点的连线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起点、目标点和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点时,所述夹角为360度,所述辅助线与起点和目标点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对象绕过目标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点的数量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旗鱼体育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