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97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S2、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出每个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S3、查看厂商批次电表,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S4、筛选优质厂商批次电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分析各因素对电表误差影响,并使用堆叠柱状图显示电表各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分析误差稳定性,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厂商批次电表误差稳定性,从而筛选出计量准确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质电表。性强的优质电表。性强的优质电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计量
,尤其涉及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计量装置作为电子产品,很多因素影响计量准确性,如制造工艺、使用年限、负载、电压、三相不平衡、供电频率、安装倾斜度以及环境,如:温度、电子产品谐波等。为保障电表计量准确性,使用户和供电企业之间的利益公平,需要直观的看到各因素对电表误差的影响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表作为用电计量装置,减少计量误差。然而,现有的减少计量误差主要方法为所有电表采用统一的处理方法,随机抽取电表进行校验,8年期满全部轮换,现在一刀切的方式,不能选择出计量准确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质电表。因此,现有的减少电表误差解决办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够精准和灵活,不能够对误差产生因素做科学的原因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分析各因素对电表误差影响,并使用堆叠柱状图显示电表各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分析误差稳定性,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厂商批次电表误差稳定性,从而筛选出计量准确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质电表。
[0004]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获取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
[0006]S2、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出每个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
[0007]S3、查看厂商批次电表,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
[0008]S4、筛选优质厂商批次电表。
[0009]本专利技术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系统,包括:
[0010]批次电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
[0011]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出每个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
[0012]堆叠柱状图形成模块:用于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
[0013]优质电表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优质厂商批次电表。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分析各因素对电表误差影响,并使用堆叠柱状图显示电表各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分析误差稳定性,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厂商批次电表误差稳定性,从而筛选出计量准确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优质电表。
[0016]2、本专利技术中现场校验仪采用芯片内部集成RC振荡器的方法实现电能表的自校准,再利用测试设备将RC振荡器的本振频率和标准振荡频率做比对得到偏差比例值,将偏差比例值计算至后续的校准过程中,从而解决了芯片内部集成的RC振荡器的频率偏差和离散性问题,可以实现精确的自校准。
[0017]3、本专利技术无需将表拆回重新检测便能判定电表的误差状况,降低了电表的轮换成本,提高了电表的使用寿命。
[0018]4、本专利技术可缩短对电表误差检测的周期,提高电表出厂前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堆叠柱状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检测计量误差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表是否处于厂内生产状态判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获取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可以从电表资产管理部门获取;
[0028]S2、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出每个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
[0029]S3、查看厂商批次电表,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
[0030]S4、筛选优质厂商批次电表;各厂商批次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小的,受外界影响较小,性能比较稳定,为优质厂商批次电表。
[0031]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分析因素包括:使用年限、负载、电压、三相不平衡、供电频率、安装倾斜度以及环境,如:温度、电子产品谐波等。
[0032]本实施例中,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
[0033]S21、先选择一个分析因素,其他分析因素选择一个值作为一个基准值;
[0034]S22、“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公式如下:
[0035][0036]其中,ρ
X,Y
为误差相关系数,X为分析因素值,Y为电表误差;
[0037]取分析因素值X1,用现场校验仪检测电表误差Y1,根据公式计算出误差相关系数P1;同样,计算出P2、P3
……
,最后计算出该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平均值。
[0038]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厂商批次,纵坐标为误差相关系数,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显示出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明细数据。
[0039]图像化直观展示各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情况,相关系数为0.8

1.0极强相关、0.6

0.8强相关、0.4

0.6中等程度相关、0.2

0.4弱相关、0.0

0.2极弱相关或无相关;当r大于0小于1时表示x和y正相关关系、当r大于

1小于0时表示x和y负相关关系、当r=1时表示x和y完全正相关,r=

1表示x和y完全负相关、当r=0时表示x和y不相关;
[0040]单个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较小时,该分析因素对电表误差影响较小;
[0041]单个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较大时,该分析因素对电表误差影响较大;
[0042]多个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较小时,电表环境适应性强,误差性能稳定性强;
[0043]多个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较大时,电表环境适应性弱,误差性能稳定性强;
[0044]若某厂商,某批次电表的多个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较小时,说明该厂商、该批次电表环境适应性强,误差性能稳定性强;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购买该类电表。
[0045]同样,将电表按其他方式归类,可以分析这类电表的特性。
[0046]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待分析误差相关系数的厂商批次电表;S2、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出每个电表分析因素与误差的相关系数;S3、查看厂商批次电表,将厂商批次电表各分析因素的误差相关系数平均值堆叠,形成堆叠柱状图;S4、筛选优质厂商批次电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分析因素包括:使用年限、负载、电压、三相不平衡、供电频率、安装倾斜度以及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S21、先选择一个分析因素,其他分析因素选择一个值作为一个基准值;S22、“pearson相关系数”算法计算公式如下:其中,ρ
X,Y
为误差相关系数,X为分析因素值,Y为电表误差;取分析因素值X1,用现场校验仪检测电表误差Y1,根据公式计算出误差相关系数P1;再计算出P2、P3
……
,最后计算出该分析因素的相关系数平均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现场校验仪实现电能表自校准的具体过程如下:S2211、将内置RC振荡器的芯片固定在现场校验仪的测试腔内,通过现场校验仪的FT测试模块对芯片进行FT测试,利用现场校验仪提供的标准振荡频率与芯片内置的RC振荡器的本振频率做比对,将偏差比例值存入芯片内置EEPROM中;S2212、设标准振荡频率为Fb,RC振荡器的本振频率为Fo,则RC振荡器的本振频率除以标准振荡频率得到振荡频率校准值,振荡频率校准值K=Fo/Fb;RC振荡器的本振频率的倒数为本振周期,本振周期To=1/Fo;振荡频率校准值乘以本振周期得到标准振荡周期,标准振荡周期Tb=K*To;S2213、将经过FT测试后的内置RC振荡器的芯片安装到电表内部;S2214、将安装测试后的芯片的电表放置于校验台上,用螺丝固定,连接好脉冲线;S2215、校验台按照电表规格的要求提供标准额定功率,芯片内部的MCU模块将标准额定功率的脉冲间隔时间与当前电表功率的脉冲间隔时间做比对;S2216、芯片内部的MCU模块将标准额定功率的脉冲间隔时间与当前电表功率的脉冲间隔时间的误差值乘以芯片内部EEPROM中保存的振荡频率偏差比例值,得到实际功率脉冲误差值;S2217、芯片内部的MCU模块将芯片内部的实际功率值除以实际功率脉冲误差值,得到芯片计量的以当前功率为标准的额定功率;S2218、芯片内部的MCU模块将芯片计量的以当前功率为标准的额定功率和标准额定功
率做对比,再将功率误差比例值显示在误差器上;S2219、查看电表校验台对应表位的误差器读数,经过自校准后,误差器读数将小于内部运算的最小校准精度误差值,则自校准验证成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电表误差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表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海彤孙颖赵颖范杏元郭斌张文嘉冯兴兴许丽娟赵烨李慧陈少梁曹琴曾令章蔡妙妆王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