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97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包括刮板输送机、多个超前液压支架,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托举单元;托举单元包括转轴和两个立柱;立柱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相对应的调节孔内;转轴上活动套接有滚筒;机头的底部设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还包括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实现刮板输送机的自移,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移动起来方便省力;消除了常用的钢丝绳拉移方式不安全因素,并且解决了人工运煤的困难的问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开采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的检修质量,保证了设备正常的运行。设备正常的运行。设备正常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采掘不断接替进行,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会破坏未采区域稳定压力,产生未采区域段巷道顶板下沉、底鼓,巷道鼓帮等问题。大量煤留存于巷道中,当超前液压支架向前移架时,需要对巷道底部煤及对巷道中多余的煤进行清理并运出。然而,在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道中因为没有设置皮带,当清理运输巷道中的煤时,通常采用传统人工运输方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同时,40t刮板输送机向前移动大多采用绞车拖动或采用钢丝绳人工拉移,消耗大量劳动力且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以解决回采工作面巷道内残留的煤难运出、刮板输送机向开采方向前移困难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包括刮板输送机、多个超前液压支架,超前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采工作面无皮带巷运煤系统,包括刮板输送机、多个超前液压支架(1),超前液压支架(1)横跨在刮板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且刮板输送机位于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的上方,刮板输送机包括机头(2)和与其连接的运输槽(9),相邻的两个超前液压支架(1)通过油缸(1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托举单元(8);所述托举单元(8)包括转轴(12)和两个立柱(13);两个立柱(13)分别固定在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顶端面上相对的两侧;所述立柱(13)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孔(10),两个立柱(13)上高度相对应的两调节孔(10)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转轴(12)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两个立柱(13)上相对应的调节孔(10)内;转轴(12)上活动套接有滚筒(11);所述滚筒(11)与所述运输槽(9)的底端面滚动接触;所述机头(2)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支架(3),支撑支架(3)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后端延伸至相邻的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的下方,通过超前液压支架(1)的重力将支撑支架(3)固定住;支撑支架(3)上铰接有千斤顶(25),所述千斤顶(25)的另一端铰接在相邻的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上;还包括连接单元(5);所述连接单元(5)包括第一固定块(24)、第二固定块(19)和连接板(21);第一固定块(24)固定在支撑支架(3)上,第二固定块(19)固定在所述支撑支架(3)相邻的超前液压支架(1)的底座上;第一固定块(24)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3),第二固定块(19)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罗武贤王雷王修敏梁国栋段晓平魏连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