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多衍射级独立光波场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多衍射级独立光波场调控方法,更具体涉及基于优化算法将不同调控信息编码到各个衍射级次中,属于微纳光学和全息术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超表面光学元件是一种具有亚波长结构的新型光新型光学元件。与传统折反射、衍射光学元件通过光程积累实现设计功能不同,由于亚波长人工结构与光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超表面光学元件能够实现诸多特异的功能、实现微米亚微米厚度对光波场的各个参量进行调控。将设计灵活的全息术引入超表面光学元件中,进一步提升了超表面元件对光的操控能力,特别是复用超表面全息技术能够利用振幅、相位、偏振、频率、入射角度、轨道角动量等通道,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超表面元件上。
[0003]目前,超表面元件已经可以实现诸多光学调控功能。通过精心设计超表面结构单元(超原子),可以实现光束折叠与分束;利用共振纳米结构能够实现对将不同级次衍射效率的均一化;利用超表面光栅结构阵列可以实现多光子量子态的测量与重建;通过优化各向异性的超原子结构,能够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多衍射级独立光波场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计微纳结构单元;首先根据实际需求中的偏振态:正交线偏振光、或正交圆偏振光或正交圆偏振光,以及透射或者反射、选择超表面微纳单元结构的类型与单元结构构成材料;根据实际所需的最大衍射角度θ
max
与波长λ,利用光栅方程:2psinθ
max
=λ
ꢀꢀꢀꢀꢀꢀꢀꢀ
(1)确定单元结构最大周期为p;此外,需要根据实际加工工艺条件,确定单元结构高度;具体设计通过正向设计实现:在确定工作波长、结构周期与高度的基础上,利用电磁仿真软件或者程序扫描选定的结构类型的几何尺寸;并由此建立针对两个正交偏振态P1和P2入射、出射光的,复振幅透射系数或者复振幅反射系数查找表t
P1
和t
P2
;步骤二:设计0级衍射相位分布;具体的,在环节一中,将0级衍射光波场的调控信息带入Fidoc算法,按照振幅限制条件:其中A表示目标图像振幅,表示带入第k+1轮计算的振幅,表示第k轮重建得到的振幅,g和γ为可调优化系数,通过迭代优化过程得到0级衍射对应的相位分布步骤三:设计调控相位;然后,对所需的M
×
N个衍射级次中,除0级外的光波场调控信息进行编码,M和N分别代表所需的水平x和竖直y方向衍射级次数量;根据波动光学中的光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方程与步骤一中确定的λ与p,将所需的除0级外的其它衍射级次中的光波场调控信息,逆向传播至全息图平面;所得到的各个复振幅分布除以后,按照所在级次与调控相位函数之间倍数关系,进行归一化处理:以1倍的级次的相位信息为基准,第(m,n)级衍射的相位信息与应其存在(am+bn)倍的关系,其中a和b分别x和y方向的级次调控系数,即对于第t次迭代时的空间点(x0,y0),若满足关系其中K为整数,则需要对第(m,n)级衍射的相位做如下运算:该运算即称为相位归一化;对各个衍射级次的信息进行加权叠加,然后保留的相位分布,即为当前迭代轮次中的相位调控函数将该函数所示相位分别放大(am+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黄玲玲,张雪,赵睿哲,王涌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