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修复支架的制备,具体说是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因创伤、肿瘤、感染、先天性疾病和脊柱融合等导致的骨缺损需行骨移植手术。手术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自体骨移植手术时间长,供应有限,供体部位并发症,同种异体骨移植与受体组织的相容性低,易发生排斥反应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造骨替代物出现并迅速发展,骨移植手术逐渐转向使用合成骨替代。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为骨修复部位的细胞迁移和新组织生成提供了条件,因此被认为是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其中聚左旋乳酸(PL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的高分子材料,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支架材料。然而,PLLA骨支架植入骨缺损部位后,在骨修复过程中由于细胞活性的丧失或死亡会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现象,并且PLLA脆性大且疏水,不利于细胞在支架上的粘附和增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将MBG粉末与PLLA粉末混合,经超声分散、球磨、干燥获得复合粉末,所述复合粉末经选择性激光烧结获得PLLA/MBG骨支架;(2)将所述PLLA/MBG骨支架浸入壳聚糖配置的水凝胶溶液中,制成PLLA/MBG骨支架上附着有壳聚糖的PLLA/MBG/CS支架;(3)将所述PLLA/MBG/CS支架浸入由生长因子配置的溶液中,获得负载有生长因子的PLLA/MBG/CS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G粉末与PLLA粉末的质量比为1:(5
‑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末的粒径为50
‑
10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杰,黄力平,曾晋,彭毅,王栋,仝昭宸,王卫国,李劲松,苗惊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