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移动装置、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60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镜移动装置、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内的线圈架;布置在线圈架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磁体;布置在线圈架的第二侧部上的第二磁体;布置在壳体中以与第一磁体对应的第一线圈;布置在壳体中以与第二磁体对应的第二线圈;联接至线圈架的第一弹簧至第三弹簧;以及布置在壳体中并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电路板,其中,第一弹簧将第一线圈的一个端部与电路板的第一端子连接,第二弹簧将第二线圈的一个端子与电路板的第二端子连接,并且第三弹簧将第一线圈的另一端部与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部连接。圈的另一端部连接。圈的另一端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移动装置、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8月20日、申请号为201880062359.8 (PCT/KR2018/009501)、专利技术名称为“透镜移动装置、包括透镜移动装置 的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实施方式涉及透镜移动装置,并且涉及各自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 像头模块和光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在现有的普通摄像头模块中使用的音圈马达(VCM)技术难以应用于 微型的低功耗摄像头模块,并且已经积极展开了与上述情况相关的研究。
[0004]在摄像头模块构造成安装在小型电子产品比如智能电话中的情况下, 摄像头模块在使用时可能频繁地接收振动,并且可能经受由于例如使用者 的手的抖动而产生的微小振动。考虑到此,正在开发能够使用于防止手抖 的装置另外安装至摄像头模块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
[0006]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透镜移动装置,该透镜移动装置能够简化其结构 并且防止自动聚焦(AF)驱动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包括顶板以及第一至第四侧板;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至第四板的第一至第四侧表面;线圈架,所述线圈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第一至第四表面相对应的第一至第四表面;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线圈架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构件的第一侧板之间;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盖构件的第二侧板之间;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对应于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构件的第一侧板之间;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对应于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并且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盖构件的第二侧板之间;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四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感测磁体,所述感测磁体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第四表面上;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四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串联地导电连接至彼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在从所述壳体的第三侧表面朝向所述壳体的第四侧表面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线圈架的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在从所述线圈架的第三侧表面朝向所述线圈架的第四侧表面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电路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导电地连接至所述电路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四侧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下方的基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线圈架的第三侧表面上的平衡磁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线圈架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线圈架的第二侧表面相反,并且其中,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表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表面相反。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线圈架的下部分和所述壳体的下部分联接的下弹性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下弹性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的下部分联接的外框架、与所述线圈架的下部分联接的内框架、以及连接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的框架连接部分。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线圈架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导电地连接至所述下弹性构件。15.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壳体;线圈架,所述线圈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线圈,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并且包括第一线圈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下方的第二线圈部分;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部分上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以及设置在面向所述第一侧部部分的第二侧部部分上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第一磁轭,所述第一磁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部分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以及第二磁轭,所述第二磁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部部分上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体面向所述第一线圈,并且所述第二磁体面向所述第二线圈,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磁体面向所述第一线圈,并且所述第四磁体面向所述第二线圈。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之间的边界区域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磁轭重叠,所述水平方向垂直于光轴并且平行于延伸穿过所述光轴的直线。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边界区域定位成低于所述第一磁轭的中心。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边界区域定位成低于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下表面但高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的上表面。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部分重叠,所述水平方向垂直于光轴并且平行于延伸穿过所述光轴的直线。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重叠,所述水平方向垂直于光轴并且平行于延伸穿过所述光轴的直线。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彼此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驱动电流施加至所述线圈。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电流沿着所述第一线圈部分流动的方向和电流沿着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流动的方向彼此相反。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在未向所述线圈施加电力时的所述线圈架的初始位置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之间的边界区域与所述第二磁体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之间的在光轴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的12.5%但小于50%。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以及所述第一磁轭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中。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以及所述第二磁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