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055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包括工作筒本体,以及工作筒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的主流管道;所述主流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内部均开设有分流通道;还包括:所述主流管道的外侧安装有分隔板,且主流管道的下端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内出水孔,并且分隔板与分流通道交错设置,所述工作筒本体的下端外侧等间距横向开设有外出水孔,且工作筒本体的上端外侧等间距横向开设有连接孔。该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安装有安装有连接板和凸块,通过连接板在连接槽内旋转,使得连接板外侧的凸块从滑槽内旋转到卡槽内,由此便于工作筒本体与工作筒本体进行卡合对接,只需旋转一点即可,便于快速的对接和后期的拆卸工作。期的拆卸工作。期的拆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
,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

技术介绍

[0002]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地层能量的降低,分层注水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油田注水时,采用合注技术虽然可以满足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工艺要求,但因部分区块、井组油层的非均质性较强,笼统注水时出现注入水沿裂缝或者高渗带单层突进,而低渗、薄差层未能发挥应有的潜力,使层内、层间、平面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随着油藏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不同油藏、不同开发层系对能量的需求,需采用分层注水工艺分层补充地层能量,因此需要用到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1.公告号为“CN107524430A”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免投捞测调工作筒”调节活动水嘴组件来带动活动水嘴的上下运动,从而调节固定水嘴上的出水孔大小,实现控制水量的目的,提高分层配水精度,可以达到最小的注水量产生最大的产出量,但是该工作筒与工作筒之间大多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对接,这样使得对接操作较为麻烦,需要旋转多圈,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包括工作筒本体(1),以及工作筒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的主流管道(2);所述主流管道(2)的上端和下端内部均开设有分流通道(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流管道(2)的外侧安装有分隔板(3),且主流管道(2)的下端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内出水孔(4),并且分隔板(3)与分流通道(201)交错设置;所述工作筒本体(1)的下端外侧等间距横向开设有外出水孔(5),且工作筒本体(1)的上端外侧等间距横向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工作筒本体(1)的四周内部等间距纵向开设有通气孔(8),且通气孔(8)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孔(9);所述工作筒本体(1)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的外侧安装有密封气囊(7),并且密封气囊(7)内的空间通过流动孔(154)与连接孔(9)内的空间相连通;所述工作筒本体(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0)、滑槽(11)和卡槽(13);所述工作筒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与连接槽(10)凹凸配合;所述固定板(15)的上下两端外侧均以工作筒本体(1)的圆心为圆心等间距固定有调节板b(152),且调节板b(152)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153)与调节板a(151)的内部相连接,并且调节板b(152)与调节板a(151)卡合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道(2)呈“工”字形结构设置,且主流管道(2)的外侧以主流管道(2)的圆心为圆心等间距安装有分隔板(3),并且主流管道(2)的上端和下端内部均开设有分流通道(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9)设置在所述外出水孔(5)的上方,且连接孔(9)与通气孔(8)呈垂直设置,并且通气孔(8)的高度等于工作筒本体(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对接的注水井一体化免投捞工作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虎董满仓皮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富县采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