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05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传递机构,其与马达连接;以及壳体,其具有在内部收纳马达的马达壳体和在内部收纳传递机构的传递机构壳体。在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收纳有第1流体。壳体具有:第1流路,其供第1流体在内部流动;以及第2流路,其供第2流体在内部流动。第1流路具有:供给流路,其将传递机构壳体内的第1流体提供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及回收流路,其从马达壳体的内部延伸至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第2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马达的径向外侧。回收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2流路的径向外侧。径向外侧。径向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对搭载于例如车辆等的驱动装置的马达进行冷却的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壳体上设置冷却流路来冷却马达的构造。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35844号公报
[0004]在上述那样的驱动装置中,要求进一步提高马达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马达的冷却效率的驱动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传递机构,其与所述马达连接;以及壳体,其具有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体和在内部收纳所述传递机构的传递机构壳体。在所述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收纳有第1流体。所述壳体具有:第1流路,其供所述第1流体在内部流动;以及第2流路,其供第2流体在内部流动。所述第1流路具有:供给流路,其将所述传递机构壳体内的所述第1流体提供到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及回收流路,其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传递机构,其与所述马达连接;以及壳体,其具有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壳体和在内部收纳所述传递机构的传递机构壳体,在所述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收纳有第1流体,所述壳体具有:第1流路,其供所述第1流体在内部流动;以及第2流路,其供第2流体在内部流动,所述第1流路具有:供给流路,其将所述传递机构壳体内的所述第1流体提供到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及回收流路,其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延伸至所述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所述第2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马达的径向外侧,所述回收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流路的径向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2流路具有:多个轴向流路部,该多个轴向流路部沿轴向延伸并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第1周向流路部,该多个第1周向流路部将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轴向流路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多个第2周向流路部,该多个第2周向流路部将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轴向流路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彼此连接,所述第2流路沿着周向呈矩形波状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马达壳体和所述传递机构壳体是相互固定的分体,所述马达壳体具有:第1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传递机构壳体;以及第2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的轴向另一侧,所述传递机构壳体具有:第3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以及第4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3壳体部件的轴向一侧,所述轴向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所述第1周向流路部跨越所述第1壳体部件和所述第3壳体部件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回收流路具有:槽部,其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并沿轴向延伸;回收流路主体部,其位于比所述槽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传递机构壳体的内部相连;以及连接部,其连接所述槽部和所述回收流路主体部,所述回收流路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流路的径向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壳体与所述马达壳体的轴向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槽部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村建伍高田响藤本祥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