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应用
,具体涉及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直流变压器作为直流电网中,实现电压变换的重要组成设备,获得了越来越多直流电网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为实现中/高压至低压的变换,受开关管器件应力和成本的影响,当需要实现隔离功能时,该类应用的直流变压器一般采用多个模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结构(ISOP),或者采用MMC加集中变压器降压再整流的方案。相比较而言,ISOP结构将隔离变压器放在每个模组中,对隔离电压等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采用MMC加集中变压器降压再整流的方案则将隔离电压等级需求放在集中变压器上,其方案易于实现的最高电压等级较ISOP方案更高。
[0003]然而MMC方案在进行逆变变换时,通常需要六个桥臂,系统的模块数众多,成本较高。在节省成本方面,有不少文献提出了非隔离方式,但非隔离方式对于故障隔离,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所以需要提出一种能够降低成本,且具有隔离功能的直流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包括:M个换流链,所述M个换流链串联连接,第一个换流链的正端和第M个换流链的负端构成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的第一直流端口,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隔离变压器,包括M个第一类绕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类绕组,所有第一类绕组之间相互隔离;所有第一类绕组与第二类绕组相互隔离,其中,每个第一类绕组分别连接每个换流链的交流端口,所述第二类绕组组合连接构成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的交流端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M个第一类绕组的对地绝缘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第二类绕组为至少三个时,第二类绕组组合连接包括角型连接或者星型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其中,所述换流链包括两组并联连接的交直变换子链,所述交直变换子链包括:至少1个阀臂电抗器;N个交直变换子模块,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每个交直变换子模块的直流端口并联一个电容器,N个交直变换子模块的交流端口依次串联连接,并与阀臂电抗器串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其中,所述两组交直变换子链的第一个交直变换子模块交流端口的第一端子连接形成所述换流链的正端,两组交直变换子链的第N个交直变换子模块交流端口的第二端子连接形成所述换流链的负端,每组交直变换子链中,任意两个交直变换子模块的连接点,各引出一个端,作为换流链的交流端口。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其中,所述交直变换子模块包括半桥变换器、全桥变换器、三电平变换器的至少一种。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的控制方法,用于完成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谢晔源,姜田贵,张中锋,葛健,苟建民,马道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