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碎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不稳、滑脱等是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进行椎管减压时,常常需要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手术减压从患者体内取下来的自体骨,是融合植骨的首选材料,该自体骨需要磨碎才能使用;而碎骨的手法对骨质的破坏程度,碎骨量的精确程度以及手术效率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碎骨装置,对骨质破坏程度较大、碎骨量难以精确控制,影响手术效率。
[0003]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碎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中至少一个,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碎骨装置,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有用以接收碎骨的接收部;
[0008]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的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接收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0009]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有用以接收碎骨的接收部;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的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接收部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盖体;与所述壳体配合使用的滚刀组件;所述滚刀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滚刀;以及自所述壳体的一侧边部贯穿至壳体相对的另一侧边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滚刀连接固定并可带动所述滚刀在壳体内腔中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一凸起结构;所述接收部由所述凸起结构向下凹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包括有自所述壳体侧壁外侧贯穿至壳体侧壁内侧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转动轴包括:自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一贯穿孔经过壳体内腔贯穿至壳体侧壁上的第二贯穿孔的头端;以及控制滚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卫成军,李玉彬,陈瀚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