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59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及应用,该分子探针为偶联Mcemp1磁‑光双模态复合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乙酰丙酮铁、油胺和二苄基醚为原料制备得到Fe3O4@OA溶液,再通过SPE‑PEG2000‑NH2聚合物修饰后,纯化获得磁核Fe3O4‑PEG‑NH2 NPs;将磁核与Mcemp1进行偶联后纯化,获得Fe3O4‑PEG‑Mcemp1 NPs;然后进行近红外荧光染料ICG标记,透析后得到偶联Mcemp1磁‑光双模态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静脉给药磁粒子探针实现非侵入性连续监测,结合双模态技术,实时量化腺体密度,动态追踪胃黏膜情况,解决了荧光探针穿透深度不足与定量精度低的问题,填补了动态评估与癌变预警的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变监测与疗效评估面临多重技术挑战。当前临床主要依赖内镜活检和血清学标志物(如胃蛋白酶原pgⅰ、ⅱ、胃泌素-17)进行诊断与随访。然而,内镜检查需侵入性操作且复查周期长达1-3年,难以实时捕捉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的动态演变(如腺体再生与破坏的10天级波动),而血清学指标虽可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但其对轻/重度萎缩的鉴别灵敏度仅为62%-78%,且滞后于病理进程,无法监测炎症活动度或癌变相关分子通路的激活。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衰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多重用药(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对反复内镜操作的耐受性显著降低,加之现有基于荧光成像的靶向探针存在组织穿透深度不足、定量精度低等问题,导致针对cag黏膜萎缩程度与修复能力的连续动态评估体系缺失。

2、磁粒子探针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向。相较于传统荧光探针,磁粒子探针凭借深部组织穿透性、信号稳定性和多模态定量潜力,能够突破荧光成像的物理限制。当前临床对cag动态病理演变(如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探针为偶联Mcemp1磁-光双模态复合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OA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200~22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280~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铁、油胺和二苄基醚的质量体积比为0.7g:1.7mL:20mL。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探针为偶联mcemp1磁-光双模态复合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oa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200~22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280~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铁、油胺和二苄基醚的质量体积比为0.7g:1.7ml:2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spe-peg2000-nh2聚合物修饰包括:fe3o4@o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10%柠檬酸溶液旋蒸浓缩至铁含量为0.8~1.2mg/ml,用体积分数为1~10%的稀氨溶液将ph调节至10~11,再加入dspe-peg2000-nh2聚合物使溶液中dspe-peg2000-nh2的质量浓度与铁含量一致,于70~90℃下水浴搅拌反应24h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述纯化为:使用25~40kd超滤管进行高速离心分离,转速为5000~6000rpm,离心时间为15~25min,在步骤三中,所述透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李洪峥储心乔王玥琦商祖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