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9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以百分数占比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先将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通过搅拌设备打散并且混合,混合后的材料经过预梳理以及预铺网后进入主梳理设备,经过主梳理处理后进行铺网处理。经过主梳理和铺网处理后的混合材料经过针刺打乱混合材料的纤维排列方向。通过热风设备加热混合材料使其中的低熔点PET纤维融化;通过针刺机打乱混合材料的纤维排列方向,使布面的密度、弹性增强,更加牢固;通过加入低熔点PET纤维在材料受到热风设备加热后融化,将PET纤维和预氧丝纤维进行粘连,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抗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能。抗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车厢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极端火焰环境,如外部汽、柴油等可燃物燃烧环境。当处于此类极端时,为保证内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需要对车厢进行热防护设计;同时当处于寒冷环境时需要对车厢内部进行保温以保证设备及人员的正常活动;传统耐燃隔热材料通常采用表观密度小、内部结构疏松、气孔率高、含水率小的材料作为轻骨料,依靠粘结剂作用使其结合在一起,直接铺设于车厢内壁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温层,从而达到隔热保温的功效。由于传统隔热层的结构疏松,抗拉伸等机械性能不足,当保温层过厚导致结构重量增加容易发生破损甚至断裂等情况,进而影响车辆常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构强度。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该材料以百分数占比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该材料压缩强度为0.2~0.3Mpa,导热系数为0.045~0.06W/mK,燃烧热值为1.9~2.7MJ/kg。
[0005]进一步地,先将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通过搅拌设备打散并且混合,混合后的材料经过预梳理以及预铺网后进入主梳理设备,经过主梳理处理后进行铺网处理。
[0006]进一步地,经过主梳理和铺网处理后的混合材料经过针刺打乱混合材料的纤维排列方向。
[0007]进一步地,通过热风设备加热混合材料使其中的低熔点PET纤维融化。
[000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构强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09]1)通过针刺机打乱混合材料的纤维排列方向,使布面的密度、弹性增强,更加牢固;
[0010]2)通过加入低熔点PET纤维在材料受到热风设备加热后融化,将PET纤维和预氧丝纤维进行粘连,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抗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2]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该材料以百分数占比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该材料压缩强度为0.2~
0.3Mpa,导热系数为0.045~0.06W/mK,燃烧热值为1.9~2.7MJ/kg;该材料密度较低,结构蓬松轻盈,且具有较高的韧性强度可以进行弯折,便于适应贴合车厢结构,在车厢保温位置即便存在死角也可通过对保温防火材料进行裁减、弯折等处理使其完全覆盖保温区。该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和低热值,低导热系数可以减少车厢内部热量散失。
[0013]先将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通过搅拌设备打散并且混合,混合后的材料经过预梳理以及预铺网后进入主梳理设备,经过主梳理处理后进行铺网处理;将所需材料按配比混合使得预氧丝和PET纤维充分融合,其中预氧丝含碳量较高且已经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处理,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耐高温性能;PET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作为辅料对材料具有提高韧性的作用,同时具有透气性较差的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保温性能。
[0014]经过主梳理和铺网处理后的混合材料经过针刺打乱混合材料的纤维排列方向;在喂入针刺机时混合材料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的强力,但强力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压缩;纤网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纤网强度升高,密度加大,使材料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的纤网结构。
[0015]通过热风设备加热混合材料使其中的低熔点PET纤维融化;由于PET纤维成分分为正常熔点和低熔点两种材质,低熔点PET纤维在受到热风设备加热后融化,将PET纤维和预氧丝纤维进行粘连,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抗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能,使得该材料适应性更加广泛。
[0016]实施例1: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该材料以百分数占比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60%的预氧丝、25%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的PET纤维;以上材料通过搅拌设备打散并且混合,混合后的材料经过预梳理以及预铺网后进入主梳理设备,经过主梳理处理后进行铺网处理最终制成厚度为7mm的布面结构;将处理后的布面结构喂入针刺机进行针刺处理压制成4mm的厚度,最后将布面结构通过热风设备加热使低熔点PET纤维达到熔点,低熔点PET纤维融化后将纤维粘连。
[0017]采用实施例1获得的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经标准化测试其使用性能,同时以相同规格的市售普通保温布料为对比例;进行测试的结果下表所示:
[0018][0019]表1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以百分数占比由如下组分制备而成: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15%~35%的PET纤维;该材料的压缩强度为0.2~0.3Mpa,导热系数为0.045~0.06W/mK,燃烧热值为1.9~2.7MJ/k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保温防火材料,其特征在于:先将20%~80%的预氧丝、25%~50%的低熔点PET纤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奇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正龙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