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自动化合成设备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96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48
本申请涉及量子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自动化合成设备及控制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其设有加热通道,且用于根据预设的加热温度对所述加热通道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通道的输入端与N个前驱物输入通道连通,N>1;惰性介质注射泵,具有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的输入端连通的惰性介质输入通道;控制器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N个前驱物输入通道将相应的前驱物成功注入所述加热通道时,驱动所述惰性介质注射泵,以使得惰性介质推动在所述加热通道中的所述前驱物流动。由此,通过惰性介质注射泵来驱动加热通道中的反应液流动,可以控制加热通道中的反应时间,能够满足多样化类型的量子点的反应需求。类型的量子点的反应需求。类型的量子点的反应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自动化合成设备及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量子点
,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自动化合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量子点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子学性能,在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激光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广泛应用。量子点的高温油相法合成自首次报道以来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传统上大部分都采用圆底烧瓶作为反应器皿,可以较好地在现有的实验体系中适用,可以实现搅拌、加热、温控、真空、高压以及惰性气氛等功能,同时也比较容易增大放量,因此受到实验合成人员的广泛采用。
[0003]然而,采用圆底烧瓶的溶液法也有很多缺点:一方面,所生成的量子点受人为操作影响因素较大,导致合成可控性较低,例如前驱物注入的速率完全取决于实验人员的手力和手动推注射器的速度,湿度、含氧量的变化、搅拌的速率、温度的波动、每个阶段反应的时间的长短的判断等,大部分操作都取决于实验人员的临场判断,再叠加量子点的体系本身就很复杂,导致量子点的合成重复性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合成条件筛选困难,影响量子点合成的因素很多,前驱物种类的选择、前驱物注入的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自动化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其设有加热通道,且用于根据预设的加热温度对所述加热通道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通道的输入端与N个前驱物输入通道连通,N>1;惰性介质注射泵,具有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的输入端连通的惰性介质输入通道;控制器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N个前驱物输入通道将相应的前驱物成功注入所述加热通道时,驱动所述惰性介质注射泵,以使得惰性介质推动在所述加热通道中的所述前驱物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个前驱物注射泵,每一所述前驱物注射泵分别具有相应的前驱物输入通道,M≥N;M个多通阀,每一所述多通阀具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其中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相应的所述前驱物注射泵的前驱物输入通道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惰性介质注射泵的惰性介质输入通道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的输入端;其中,所述控制器模块还用于控制导通N个多通阀的第一管路以将相应的N个前驱物注入所述加热通道,或者控制导通所述多通阀的所述第二管路以驱动所述惰性介质推动在所述加热通道中的所述前驱物流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前驱物反应配置信息,所述前驱物反应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加热通道的容积以及注入通道的N个前驱物的前驱物体积和反应持续时间;根据所述前驱物反应配置信息,确定目标流速;在N个对应的所述前驱物被成功注入所述加热通道时,按照所述目标流速驱动所述惰性介质推动所述前驱物在所述加热通道中流动。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器,各个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通道顺序连通,以使得前驱物在各个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通道中顺序混合并反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勇闫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