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衣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热泵干衣机主要由滚筒、风机风道、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部件等组成,其中从滚筒出来的高湿空气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在冷凝器中被制冷剂加热,最终由风机送入滚筒,在滚筒内将衣物中的水分带出,从而完成风路循环。现有的热泵干衣机中,其蒸发器几乎均是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低温制冷剂在管内流通,湿空气在管外流动,为增加换热面积,管外均布置了翅片,通过该间壁式换热,湿空气在管外壁及翅片中被冷却至露点温度以下,从而凝结成水落入蒸发器下部的集水盘中。
[0003]湿空气和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换热,而湿空气在管外的换热系数较低,是蒸发器中的主要热阻,因此,为提高换热效率,需要增大换热面积或者改善管外的换热系数,比如管外翅片采用波纹翅片代替平直翅片,或者采用小管径增大翅片面积等。但干衣机中空间有限,换热面积增大受限,因此,现有蒸发器中的换热温差较大,换热温差为10℃~20℃。较大的换热温差,需要降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来增大蒸发器制冷量,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00),用于对空气加热;节流部件(102);第二换热器(104);第一冷媒循环管路(106),用于循环第一冷媒;压缩机(108),用于压缩所述第一冷媒;空气循环管路(110),用于循环所述空气;除湿装置(120),用于为所述空气除湿;滚筒(140),用于容纳衣物;第二冷媒循环管路(142),用于循环第二冷媒,所述第二冷媒循环管路(142)用于使所述第二换热器(104)和所述除湿装置(120)连接;其中,所述压缩机(108)、所述第一换热器(100)、所述节流部件(10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04)通过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106)依次连接;所述除湿装置(120)、所述第一换热器(100)和所述滚筒(140)通过所述空气循环管路(110)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媒在所述除湿装置(120)处与空气换热,所述第二冷媒还在所述第二换热器(104)处与所述第一冷媒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120)包括:第一壳体(1200);至少一个填充体(120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200)内,所述填充体(1202)上形成有适于水流通过的流动通道(1204);或多个所述填充体(1202)之间形成有适于水流通过的流动通道(12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1202)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颗粒填料、块状填料、网状填料、膜状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120)还包括:挡水件(1208),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200)内,且所述挡水件(1208)位于所述除湿装置(120)的出气口(1218)。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120)还包括:喷嘴(1210),所述喷嘴的进口端与所述除湿装置(120)的进水口(1212)连通,所述喷嘴(1210)的出口端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用于向所述除湿装置内喷水。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120)的一端设有出气口(1218)和进水口(1212),所述除湿装置(120)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1216)和出水口(1214)。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104)包括:第二壳体(1040),所述第二壳体(1040)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冷媒;所述第一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奇雄,李亚平,欧汝浩,刘和成,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