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自落式缓冲气囊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9911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投自落式缓冲气囊安装系统,包括支撑框架、安装框体和缓冲气囊,所述支撑框架设于空投战车的底盘上,所述安装框体设于支撑框架的下方,安装框体的前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支撑框架的前端相连,安装框体的后端安装在设于支撑框架后端的支撑槽内;所述缓冲气囊设于支撑框架与安装框体之间的空间内,缓冲气囊的上部与支撑框架相连,缓冲气囊的下部与安装框体相连,安装框体上开设有连通缓冲气囊内部的充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大大降低空投系统准备时间,释放过程顺利可靠,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战车空投着陆时对其底盘的冲击过载,充分挥着陆缓冲效能。冲效能。冲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投自落式缓冲气囊安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降空投
,涉及一种空投自落式缓冲气囊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大型、高性能运输机的发展,空运空投在现代化战争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重装空投的作战打击方式也更加被重视。成建制的战车空投作战对于压制敌人火力、抢滩强攻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信息化、立体化作战水平。在战车空投着陆过程中,保证战车装备平稳落地并确保其功能性能不受损坏和影响,是其能够及时投入战斗并发挥效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战车在空投着陆时,着陆过载超出车体本身及内部电子设备能够承受的极限值,则将导致战车及电子设备损坏而无法发挥作战性能,因此在战车空投时采取降载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0003]为了对战车空投着陆后进行吸能降载,目前最主要的措施是在战车底部安装缓冲气囊,只是在气囊形状、充气方式、安装方式及释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充气方式主要分为主动式充气、被动式充气,俄罗斯、乌克兰空降部队装备的主动式充气气囊已经成熟应用,我军则主要配备的是被动式充气气囊。二者相比较各有特点,主动式充气气囊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投自落式缓冲气囊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安装框体和缓冲气囊,所述支撑框架设于空投战车的底盘上,所述安装框体设于支撑框架的下方,安装框体的前端通过卡接机构与支撑框架的前端相连,安装框体的后端安装在设于支撑框架后端的支撑槽内;所述缓冲气囊设于支撑框架与安装框体之间的空间内,缓冲气囊的上部与支撑框架相连,缓冲气囊的下部与安装框体相连,安装框体上开设有连通缓冲气囊内部的充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框架前端的转接支座和限位挂钩,转接支座和限位挂钩同轴装配且可绕轴转动,转接支座和限位挂钩的前端均开设有插槽,插槽与插板相适配,插板插入插槽内转接支座和限位挂钩限位;所述插板固定在拔销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空投战车上方的吊带相连;所述转接支座的后端支撑滑板前端的搭接支座;滑板前端的搭接支座上开设有卡口,限位挂钩的后端设有与卡口适配的卡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气囊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分别设于空投战车前后端的前梁和后梁,以及若干平行布置且连接前后梁的纵梁,纵梁的长度方向与空投战车的行驶方向一致;缓冲气囊的上部与纵梁相连;所述卡接机构安装在前梁两侧。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明李锦红熊江波周永明邹长庚陈勇续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