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夹合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85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夹合系统。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包括夹合组件、传动组件和弹性自锁件。夹合组件包括一对可开合的钳臂。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和活动穿设于固定基座内的驱动轴,每一钳臂均与固定基座及驱动轴活动相连,驱动轴的轴向移动带动钳臂相对固定基座张开或闭合。弹性自锁件套设于驱动轴的外周面,且弹性自锁件在自然状态下的两端位于固定基座的远端和驱动轴的近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瓣膜夹合装置,在瓣叶夹合过程中,弹性自锁件的形变随着瓣叶的受力变化进行自动实时调节,使钳臂保持对瓣叶施加柔性的夹合力,避免瓣叶过度牵拉导致的撕裂;并且还可以随着瓣叶间隙改变而自动调整夹合力度,适应新的瓣叶间隙。新的瓣叶间隙。新的瓣叶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夹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及瓣膜夹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是位于心脏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单向阀,正常健康的二尖瓣可以控制血液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同时避免血液从左心室流到左心房。二尖瓣包括一对瓣叶,称为前叶及后叶,参阅图1所示,当前叶和后叶的边缘对合时,二尖瓣可完全闭合,避免血液从左心室流到左心房。当二尖瓣的瓣叶或其相关结构发生器质性改变或功能性改变时,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对合不良,由此,当心脏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不能完全关闭,导致血液从左心室返流至左心房,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称为“二尖瓣返流”。
[0003]外科通常采用瓣膜缘对缘缝合术等手术方式治疗二尖瓣返流。但是这类外科手术存在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成本高、病人创伤程度高、并发症风险高、住院时间长以及患者恢复过程痛苦等缺陷。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治疗手术,其基于瓣膜的缘对缘手术原理,将瓣膜夹合装置通过介入导管输送至二尖瓣处,再通过夹钳的相对开合同时夹住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合组件,包括一对可开合的钳臂;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和活动穿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内的驱动轴,每一所述钳臂均与所述固定基座及所述驱动轴活动相连,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带动所述钳臂相对所述固定基座张开或闭合;以及,弹性自锁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且所述弹性自锁件在自然状态下的两端位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远端和所述驱动轴的近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包括座体和设置于所述座体近端的管体,所述座体与所述钳臂活动相连,所述座体和所述管体内设有贯通的供所述驱动轴穿过的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向内凸设有台阶面,所述弹性自锁件的一端抵接或连接于所述台阶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包括相连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弹性自锁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依次沿所述固定基座的近端向远端开设,所述弹性自锁件置于所述驱动轴的远端和所述台阶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依次沿所述固定基座的近端向远端开设,所述弹性自锁件置于所述驱动轴的近端和所述台阶面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自锁件为弹簧,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弹簧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自锁件包括若干层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安刘先宝郑贤章张伟伟张庭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