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解决了现有深基坑回填土人工夯实费时费力、对工人身体不利、易出现夯实系数不合格的问题。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根可伸缩的横梁和两根纵梁;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两根纵梁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梁,支撑梁的右部滑动套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的上侧设置有电机、下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式液压缸;夯实机的机座固定连接于伸缩式液压缸的活塞杆底端;还包括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打夯的目的,大幅度降低了打夯作业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打夯作业的效率,能够将深基坑回填土夯实到位,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

An automatic tamping devic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back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设备
,具体是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回填时需要利用夯实机将回填土夯实,常规夯实机采用人工操作,工人双手操作夯实机的拉杆。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深基坑回填土人工夯实的操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夯实机在振动夯实过程中,工人身体和双手同时受夯实机影响上下振动,长期操作对工人身体不利;二是深基坑回填土时,底部回填土往往机械无法到达,这就需要工人在基坑底部拖拉电线,搬运夯实机,反复行走打夯,夯实机移动时仍需要工人用力拖拉,费时费力,劳动强度特别大;三是人工操作夯实机,易出现夯实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在深基坑回填土的部分狭窄区,导致夯实系数不合格、回填土质量不过关,经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深基坑回填土人工夯实费时费力、对工人身体不利、易出现夯实系数不合格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
[0005]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r/>[0006]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包括夯实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设于基坑支护平台(2)与剪力墙(3)之间的矩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可伸缩的横梁(4)和两根固定于横梁(4)之间的纵梁(5);横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6),位于左侧的滚轮(6)沿前后方向行走于基坑支护平台(2)的上表面;位于右侧的滚轮(6)沿前后方向行走于剪力墙(3)的上表面;两根纵梁(5)之间设置有与横梁(4)平行的可伸缩的支撑梁(7),支撑梁(7)的右部滑动套有安装套筒(8);安装套筒(8)的上侧设置有驱动其左右移动的电机(9)、下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朝下的伸缩式液压缸(10);夯实机(1)的机座固定连接于伸缩式液压缸(10)的活塞杆底端;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电机(9)、伸缩式液压缸(10)、夯实机(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梁(5)的两端均固定有位于其上侧的立柱(11),左右正对的立柱(11)之间连接有可伸缩的横梁I(12),前后正对的立柱(11)之间连接有纵梁I(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回填作业用自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7)的后侧固定有横向齿条;安装套筒(8)的后侧壁开设有操作孔;电机(9)的机座固定架于安装套筒(8)的上方;电机(9)的输出轴朝下,且其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清梁斌纪怀生张超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