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及洗衣机,所述注水组件包括洗涤剂盒、分水板以及注水盖,所述分水板设于所述洗涤剂盒的上方,所述注水盖设于所述分水板的上方并设有注水口,所述分水板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分水板分隔成漏水区、非漏水区以及在所述非漏水区外溢之前将水引流至所述漏水区,所述漏水区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内部排水的多个漏水孔,所述非漏水区连通所述注水口并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外部排水的第一排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洗衣机注水组件用以解决在注水结束后管路中残留水进入洗涤剂盒内的技术问题。残留水进入洗涤剂盒内的技术问题。残留水进入洗涤剂盒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及洗衣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洗衣机
,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及洗衣机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洗衣机的注水组件通常包括有水盒、设置在水盒中的洗涤剂盒、设置在洗涤剂盒上方的分水板以及设置在分水板上方的注水盖,洗涤剂盒可具有分别用于投放洗衣液、柔顺剂、消毒液、洗衣粉等洗涤剂的多个投放腔。在注水时,水流通过注水盖上的注水口流入至分水板上,在穿过分水板后,进入洗涤剂盒的投放腔内,流经洗涤剂盒内的水流可将洗涤剂盒内的洗涤剂一并冲入至洗衣机的洗涤桶中。
[0003]为了解决洗涤剂盒内存水的技术问题,一般在洗涤剂盒内设置虹吸结构,利用虹吸原理,将洗涤剂盒内的液体虹吸至洗衣机的洗涤桶中,并允许虹吸结构中残存少量的液体。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注水结束后,分水板上会粘附一定量的水滴,注水管路内部分残留的水也会通过注水口再次滴入至分水板上,一旦分水板上的水滴过量,便会通过分水板上的漏水孔,再次零散滴落至洗涤剂盒内,由此导致洗涤剂盒内残留过量的液体,给用户的体验带来了不良影响,也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用以解决在注水结束后管路中残留水进入洗涤剂盒内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包括:洗涤剂盒;分水板,设于所述洗涤剂盒的上方;注水盖,设于所述分水板的上方并设有注水口;其中,所述分水板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分水板分隔成漏水区、非漏水区以及在所述非漏水区外溢之前将水引流至所述漏水区,所述漏水区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内部排水的多个漏水孔,所述非漏水区连通所述注水口并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外部排水的第一排水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区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外部排水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分水板的同一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区和/或所述非漏水区设有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第二排水口和/或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导流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水板设有由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或所述第二排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通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洗衣机注水组件包括:水盒,所述洗涤剂盒可前后推拉地设于所述水盒中,所述洗涤盒设有前后延伸的中空通道,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分水板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通过所述中空通道与所述水盒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水板具有两个所述漏水区以及一个所述非漏水区,所述漏水区、非漏水区前后交替分布,所述漏水区具有前后分布的第一排水槽、第一漏水面,所述第一排水槽由所述分水板中与所述第二排水口相对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漏水面设有所述漏水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槽沿朝向所述第二排水口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漏水面沿朝向所述第一排水槽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0013]进一步的,所述非漏水区具有弯曲形的流道。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分水板具有多个所述漏水区和/或多个所述非漏水区,所述漏水区、非漏水区交替分布。
[0015]基于上述洗衣机注水组件的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洗衣机注水组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注水组件,通过在分水板上设置分隔板,利用分隔板将分水板上的区域分成漏水区、非漏水区。形成的漏水区上设有多个漏水孔,能够将洗涤剂盒内部的洗涤剂冲入至洗涤桶内,并对洗涤剂盒进行有效冲洗,也避免了水流直接流入洗涤剂盒内所造成的溅射。形成的非漏水区连通注水盖上的注水口,用于分水板与注水口之间的连通,其再借助分隔板的引流,使得非漏水区上的水能够在外溢之前,越过分隔板流入漏水区内,因此,本申请分水板既可以使得水流进入漏水区内,还避免了漏水区与注水口之间的直接连通,在注水结束后,注水管路内部分残留的水即使通过注水口滴入分水板上,也只能滴落在非漏水区内,由于分隔板的隔挡,滴落在非漏水区内的少量残留水无法越过分隔板进入漏水区内,从而无法通过漏水区进入洗涤剂盒内,所以,本申请注水组件能够在注水结束后,有效防止残留水进入洗涤剂盒内,避免了洗涤剂盒内剩余过量的水,避免了给用户带来视觉以及使用上的不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0017]本申请提供的洗衣机注水组件,通过在非漏水区上设置第一排水口,利用第一排水口向洗涤剂盒外部排水。在注水过程中,流入非漏水区内的水流可通过第一排水口进行分流,避免了因进水湍急而产生水流外溢的现象;在注水结束后,滴落在非漏水区内的少量残留水可通过第一排水口排出分水板,有效防止非漏水区内积存过量的水。
[0018]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洗衣机注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洗涤剂盒与分水板的位置关系图;图3是图2中H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注水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分水板的主视图;图6是图1中分水板的侧视图;图7是图1中分水板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L
‑
L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7中M
‑
M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7中N
‑
N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洗涤剂盒1;中空通道11;投放腔12;连接筋13;分水板2;分隔板21;通水凹口211;底板22;侧壁23;外延边231;定位凹口232;漏水区A;漏水孔A
‑
1;第一漏水面A
‑
2;第一排水槽A
‑
3;非漏水区B;第一排水口C;第二排水口D;导流通道E;加长板E
‑
1;侧挡筋E
‑
2;注水盖3;注水口31;边框32;卡扣33;定位块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注水组件,包括:洗涤剂盒;分水板,设于所述洗涤剂盒的上方;注水盖,设于所述分水板的上方并设有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分水板分隔成漏水区、非漏水区以及在所述非漏水区外溢之前将水引流至所述漏水区,所述漏水区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内部排水的多个漏水孔,所述非漏水区连通所述注水口并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外部排水的第一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区设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盒外部排水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位于所述分水板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区和/或所述非漏水区设有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第二排水口和/或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导流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设有由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或所述第二排水口向下延伸的导流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盒,所述洗涤剂盒可前后推拉地设于所述水盒中,所述洗涤盒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乐馨,刘建设,王汉,胡文刚,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