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71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装载填料的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以及在反冲洗排水回流的管路上设置有旋流分离器,所述的生物滤池分为好氧区和厌氧区;所述方法包括:污水依次进入生物滤池的好氧区和厌氧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排放;其中处理后的出水部分作为反生物滤池填料的反冲洗水,反冲洗排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得到溢流泥水混合物和底流泥水混合物,其中溢流泥水混合物回流与污水混合,底流泥水混合物外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解决填料污堵问题,降低反冲洗频率,同时可实现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快速挂膜生长,生物活性高,保证生物膜反应器能稳定达到深度脱除COD、脱氮和除磷的效果。脱氮和除磷的效果。脱氮和除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滤池集过滤、吸附和生物氧化于同一个反应器内,同时起到普通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和砂滤池的作用,目前大多污水处理场都将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深度处理单元或者作为回用水系统的预处理单元。在运行过程中,生物滤池如果反冲洗不及时,经常会出现填料污堵;若反冲洗过量,又会造成微生物数量不足;有些生物滤池内因营养物质缺失,微生物活性差,反冲洗时填料上的生物膜容易脱落,由此使生物滤池失去应有的功能,导致生化处理效能大幅下降。
[0003]CN103880182A公开了一种好氧硝化生物滤池

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系统。该系统包括好氧硝化生物滤池和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好氧硝化生物滤池包括进水管道、配水室、布水系统、球形轻质多孔生物滤料层、好氧硝化生物滤池本体、出水区、出水渠和连接管道,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包括配水区、布水系统、反硝化生物滤料层、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本体、清水区、出水渠和排放管道。CN105645601B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池及污水处理方法。该生物滤池包括生物滤池池体;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池体下半部的承托层,所述承托层将生物滤池池体分为下部的蓄水区与上部的滤料区,且蓄水区与滤料区相连通;滤料区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料表面附着有微生物;设置于所述蓄水区内的曝气主管,且曝气主管的进气口与曝气器相连通;连接在曝气主管上的曝气支管,且曝气支管与曝气主管相连通,曝气支管贯穿滤料区,顶端封闭且管壁上设置有出气孔;设置于所述生物滤池池体上方的进水布水管。
[0004]上述方法虽然针对生物滤池堵塞的问题做了改进,但改进后的系统较复杂,而且在解决堵塞问题的同时,也对细菌的快速生成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生物滤池的长周期运行效果及深度脱氮除磷效果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如何在降低填料污堵风险的同时始终保持高生物活性,成为这一
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实现COD和含氮污染物脱除的同时能够除磷,将进一步拓宽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能解决填料污堵问题,降低反冲洗频率,同时可实现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快速挂膜生长,生物活性高,保证生物膜反应器能稳定达到深度脱除COD、脱氮和除磷的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其所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装载填料的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以及在反冲洗排水回流的管路上设置有旋流分离器,所述的生物滤池分为好氧区和厌氧区;所述方法包括:污水依次进入生物滤池的好氧区和厌氧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排放;其中处理后的出水部分作为反生物滤池填料的反冲洗水,反冲洗排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得到溢流泥水混合物和底流泥水混合物,其中溢流泥水混合物回流与
污水混合,底流泥水混合物外排。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滤池厌氧区采用的填料可以选自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波纹板、瓷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好氧区采用的填料可以选自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瓷环、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物滤池填料下方设置有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排水管及反冲洗曝气设备,其中反冲洗排水回流的管路上设置旋流分离器。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处理后的出水部分作为反生物滤池填料的反冲洗水,还可以在反冲洗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作于辅助反冲洗。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包括进水口、上部的溢流口和底流口。当反冲洗过程开始排水时,通过控制旋流分离器内混合液的流速和离心速度,对反冲洗排水进行分离,使旋流器底流口排出的底流泥水混合物占进入旋流分离器混合液总体积的20%以下,优选为1%

10%,排出的底流泥水混合物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溢流泥水混合物回流,与待处理污水一起进行处理。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可以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旋流分离器,可以将混合液中密度大的组分在旋流场的作用下沿轴向向下运动并由底流口排出,密度小的组分向中心轴线方向运动然后由溢流口排出,最终实现不同密度组分的分离。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污水中,氨氮浓度为5

50mg/L、总氮浓度为50

100mg/L,COD为100

500 mg/L(Cr法,以下同),总磷浓度为5

15mg/L,悬浮物(SS)为150

400mg/L。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好氧区控制溶解氧浓度为0.5

1.5mg/L,pH值为7

8,温度为25

35℃;所述的厌氧区控制溶解氧浓度为0.1

1.0mg/L,温度为28

35℃,pH值为7.5

8.5。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次反冲洗结束后,好氧区加入游离氨基酸,厌氧区加入糖酯类物质和聚乙烯亚胺。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次反冲洗结束后,好氧区加入游离氨基酸,所述游离氨基酸的加入量按加入后体系浓度为0.001

0.1mg/L加入,优选为0.005

0.05mg/L加入。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脯氨酸、羟脯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脯氨酸。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次反冲洗结束后,厌氧区加入糖酯类物质和聚乙烯亚胺。所述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鼠李糖酯。所述糖酯类物质的加入量按加入后体系浓度为0.001

0.1mg/L,优选为0.005

0.05mg/L加入。所述的聚乙烯亚胺加入量按加入后体系浓度为0.001

0.1mg/L,优选为0.005

0.05mg/L加入。所述的聚乙烯亚胺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优选地,其分子量为1000

16000。所述的聚乙烯亚胺可采用水溶液的方式加入体系中,所用聚乙烯亚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

50%。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污水中的污染物经过好氧区和厌氧区填料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和降解等过程后氮、磷浓度降低,污水实现达标处理合格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当生物滤池的处理水量降低到设定处理水量的80%

95%时,可以进行一次反冲洗。反冲洗时停止进污水,反冲洗下来的泥水混合物排出生物滤池过程中启动旋流分离器开始工作。每次反冲洗时间为30

60min。反冲洗结束后,关闭反冲洗系统和反冲洗水回流管路,
并重新启动进水开始生物滤池的连续运行。正常处理污水时旋流分离器不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脱氮除磷方法,其所采用的处理系统包括:装载填料的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以及在反冲洗排水回流的管路上设置有旋流分离器,所述的生物滤池分为好氧区和厌氧区;所述方法包括:污水依次进入生物滤池的好氧区和厌氧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排放;其中处理后的出水部分作为反生物滤池填料的反冲洗水,反冲洗排水经旋流分离器分离,得到溢流泥水混合物和底流泥水混合物,其中溢流泥水混合物回流与污水混合,底流泥水混合物外排。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厌氧区采用的填料选自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波纹板、瓷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好氧区采用的填料选自石英砂、陶粒、沸石、无烟煤、焦炭、瓷环、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器排出的底流泥水混合物占进入旋流分离器混合液总体积的20%以下,优选为1%

10%。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中,氨氮浓度为5

50mg/L,总氮浓度为50

100mg/L,COD为100

500 mg/L,总磷浓度为5

15mg/L,悬浮物为150

400mg/L。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控制溶解氧浓度为0.5

1.5mg/L,pH值为7

8,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孙丹凤陈明翔高会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